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民生项目落地暖民心 四网融合推进顺民意 ——我区加快城市建设增进民生福祉

2019-1-11 0:00:00发布80次查看


家住老城区,在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上班的魏佳终于摆脱了“穿洞”和绕路的窘境。去年9月打通的华扩路是魏佳上班的必经之路。此前,这条路是一条阻隔松江老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断头路,为避免绕路耗时,魏佳和大多数上班族选择走危险又拥堵的铁路“涵洞”。“如今,原来的‘断头路’变得宽敞又畅通,还有路灯,早上终于可以‘吃饱睡足’再出门了。”魏佳笑言。而在松江新城,松江市民也多了一种中运量公交的出行方式——有轨电车,今年,连接轨交9号线,途经松江众多商圈、居民区的有轨电车还将进一步向老城区延伸。
  房屋色彩明亮,道路干净宽敞,车位整齐划一,设施一应俱全。岳阳街道荣乐小区82岁的居民徐兴财对居住环境的改变感触颇深:“我是原拆原建的居民,以前住的是平房,后来住上了楼房。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政府如今又免费为我们改建小区,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旧街坊整体改造使“年迈”的老城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老旧小区墙体渗水、停车难等顽疾也在这期间被逐一“治愈”。
  一座城市如同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在有机更新中得以延续并不断获得活力,“四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跨出重要一步;20项区政府实事项目已完成19项,还有一项正在推进中。2018年,在不断提档升级的松江城市建设过程中,松江居民的生活品质和获得感也迈上一级新的台阶。

  城市有机更新,
  老城厢焕发新活力

  走进泗泾镇的江川一村、二村,小区房屋外立面粉刷一新,黑瓦白墙,勾勒出江南民居的典雅古朴;开阔整洁的沥青道路取代了原本有些坑洼的水泥路,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进行了整齐统一的规划……两个小区的旧街坊改造项目近日顺利竣工验收,获得居民一致好评。
  旧貌换新颜,老旧小区的变身让居民们感觉住进了新小区。从2017年开始全面实施的58个旧街坊整体改造让居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1223幢房屋,283万平方米,改造总投资12.8亿元,受益居民3.8万户,改造的成效不仅体现在一串串数据上,更体现在居民的生活中。江川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杨启强告诉记者,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江川二村,地势低洼,经过改造后,雨天频繁的时候也基本没有再出现积水现象;小区的停车位也充足了,再没有出现乱停车堵塞消防通道的情况……区房管局介绍,本轮改造面积超过松江区前8年的旧房修缮总面积,投入资金大大增加,相当于前14年修缮资金的总和,基本实现了旧城区老旧街坊全覆盖;改造覆盖面广,由原本的城市美容转变为功能再造,改造科目多达20余项,并首次引入了管线入地、海绵城市建设等项目,更加突出精细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区58个旧街坊整体改造项目已全面完成。
  不断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我区努力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截至去年底,旧城区危旧房解困签约1361户,完成率75%,累计投资额22.97亿元;完成动迁居民安置11682户;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完成动迁签约2682户,整体签约率超过90%,腾出建设用地540亩,每个城中村项目的安置基地均已得到落实。泗泾基地、泗泾洞泾基地、佘山北基地和松江南站基地等4个市级保障房大型居住社区抓紧开工建设,有序推进,各街镇动迁安置房建设加快。去年,区属动迁安置房开工6521套、竣工4831套,一大批居民告别老旧房屋,搬进新楼房。

  推进四网融合,
  松江交通提档升级

  “g60、g50、g1501、g15、s32。”家住松江新城的市民宋佳伟如数家珍,“5条高速公路过境松江,新老城区都有高速公路出入口,一辆车就能‘走遍天下’。”去年底,有轨电车2号线试运营,宋佳伟家门口便有一座有轨电车车站,几次尝试后,经常开车出行的他,开始对公交出行“上瘾”。“步行几分钟就到车站,发车准时,乘坐舒适。乘有轨电车,不仅不堵车了,更不用担心找不到停车位,还能直接换乘9号线。”
  目前,有轨电车2号线仓华路站至中辰路站已开通试运营,1号线和2号线的其他路段将于今年下半年分段开通。有轨电车的开通,为我区当下加快推进的“四网融合”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去年10月9日,沪苏湖铁路(沪昆铁路南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松江紧紧抓牢了进入高铁时代的发展机遇。同时,结合沪苏湖(沪昆铁路南移)初步设计方案,区交通委编制完善了松江枢纽专项规划。当前,高铁松江南站一天共有46趟列车停站办客,升级为松江枢纽后,松江枢纽规模基本确定为9台23线,预留东西联络线、沪杭城际等规划线路。更多高铁的到来,开辟了一条条松江去往全国各地的新路线。
  “从洞泾汽车站乘57路,可以出镇直接到泗泾乘9号线了!”近日,洞泾镇和泗泾镇的居民欣喜地发现,公交出行已经打破了镇与镇的壁垒。自去年完成镇域公交改革人、财、物接管后,松江57路是首条完成调整的跨镇公交线路。配合镇域公交改革以及有轨电车运营,区交通委已新辟、调整公交线路10条,125b线、松江68路的调整缓解了新闵地区群众出行难问题,松江98路则填补了广富林文化遗址和佘山旅游度假区公交盲点。“1-6-28”公交枢纽体系建设同时推进,目前,金山铁路春申站公交枢纽、车墩站公交枢纽已竣工启用。

  项目件件落地,
  居民生活创高品质

  车墩镇华阳中心苑小区的居民们最近迎来了一件盼望已久的喜事,小区天然气管道完成接装,居民们用上了方便清洁的天然气。居民毛金英特别高兴,得知要接通天然气,她还特地翻新了厨房,并安装了一台空调。“2006年搬进来之后就开始盼了,一盼盼了12年。”近两年来,上万户居民和毛金英一样实现了“通气梦”。2017年4月,我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政府动迁安置房小区接装天然气工作的实施方案》,计划在新建安置房小区全部安装接纳天然气管网,对现有小区则按三年计划完成,即2017年至2019年全面完成68个小区的天然气接入工作。2017年永丰、石湖荡、小昆山、九亭、新桥等5个街镇完成天然气接装共计12945户;2018年完成接装佘山、车墩、石湖荡、新桥、洞泾和小昆山等6个镇共4938户;今年将主要为叶榭、泖港、新浜等浦南3个镇6000多户居民接装天然气。
  除了用气,用水也是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自2017年起,我区将2000年前建成的居民住宅小区及个别信访矛盾突出的小区纳入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范围,涉及15个街镇的214个小区和112栋零星住宅楼,建筑总面积达73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36亿元,惠及30万居民。2017年,全区完成了50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2018年剩余200多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也已顺利完成,涉及岳阳、方松、中山、叶榭等街镇的85个小区,彻底解决居民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
  “现在小区环境很好,用水用电用气都有保障,生活设施越来越好。”家住岳阳街道九峰小区的退休居民万女士觉得生活幸福感得到了提升。让她最开心的是,家门口的松江体育场在经过一年多的翻新整修后,去年年底对外开放了。“我每天饭后都去散步锻炼,老城区很需要这样的健身场地。”过去一年,社区健身绿道和市民健身步道分别纳入区政府实事项目中,并完成建设。如今南兰桥、北兰桥、老龙兴港绿地、北九峰4个居民区周边都有社区级市民健身绿道,总长约3758米,宽约1.8米,沿途设置了座椅、健身器材等配套服务设施;九亭镇等10个街镇也分别建设了市民健身步道,供居民日常休闲锻炼。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