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美丽“浦江首” 幸福宜居地 ——石湖荡镇东夏村打造美丽乡村2.0版

2019-1-11 0:00:00发布93次查看

“景也美了,路也宽了,我们的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了。”石湖荡镇东夏村的村民们最近欣喜不已,就在不久前,市农委发布了上海新增的23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名单,东夏村榜上有名。这是东夏村继2016年度获得“全国宜居村庄”荣誉称号、2017年度获评“区美丽乡村”后取得的又一张金名片。

  整治环境打造宜居之地

  “这条路原先只到这里,又短又窄,汽车都不好通过,一到农田灌溉和雨季时,水就会漫到路上,大约到人的小腿处这么高。”站在东夏村北小江河道桥头,村党总支书记陶力峰对眼前的这条道路记忆颇深。
  曾经,居住在路边的20多户村民经常怨声载道,破损狭窄的道路不仅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不便,就连汽车都没处停放,只能停在绿化带上。“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村民对道路改造的呼声十分强烈,便着手进行改造。”陶力峰说,经过修缮拓宽延伸,铺上沥青柏油,近300米的北小江道路焕然一新,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车辆无法通行到家门口了。
  北小江道路改造是东夏村打造美丽宜居村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夏村每年投入150~160万元资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宅前屋后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种植绿化等不断推进,规范了村民种的菜园子,增设了竹篱笆围栏,严禁散养圈养家禽,避免造成周边环境脏乱差等现象,同时洁化、绿化、美化工程不断深入,营造了生态宜居的良好村庄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以党建引领,努力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三项短板,完善绿色制度、培育绿色文化、筑牢绿色屏障、建设绿色家园,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陶力峰介绍,自2015年土地减量化工作开展以来,村里已经清拆了15家企业,拆后依据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的原则,复垦种植水稻或公益林。每年村里还会投入80~100万元用于河道及周边环境治理,清河岸、清河面、清河障,使河道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结合农林水工程,推进农村农业、绿化、河道规范化建设,促进乡村功能进一步完善,基本呈现“田成方、林成行、渠成网、路通畅”的都市现代农业形象,使乡村田园生态图景不断显现。
  在环境整治中,东夏村不仅注重村民的居住环境改善,同时更关注村庄整体的规划和布局。如今,水清、岸绿、路洁、树齐、宅美的东夏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宜居之地。

  未来计划发展乡村旅游

  在洁白的墙面上,描绘色彩靓丽的图案,一幅幅充满着农趣的图画跃然墙上。走进东夏村,这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处风景——彩绘墙面。“我们将村民的房屋外墙进行了统一粉刷,使墙面白化、干净、整洁,同时增添彩绘墙画,打造特色文化墙,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陶力峰指着一面面墙绘说。
  早在前年,东夏村美丽乡村1.0版建设便取得了成功,如今步入2.0版,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升级,东夏村有着更为长远的目标和打算。
  “就像你看到的文化墙绘,是属于我们村庄的一个特色亮点,但东夏村的亮点绝不仅限于此。”陶力峰说,东夏村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斜塘江以西、圆泄泾以北、顾泾港以东,是“浦江之首”所在地,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风景秀丽,地域辽阔,可塑性强。如今,以“水文化”为主题的“浦江之首”已初具规模,吸引着企业投资打造具有地域特色乡贤文化的休闲旅游之地。未来,东夏村将充分运用浦江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产业一体化发展、一条龙服务。
  “今年的计划是在村内417.16亩土地上打造乡村休闲公园。最终目的就是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振兴,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将东夏村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对此,陶力峰信心满满。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