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晨报周到记者在地铁1号线上海火车站站发现,这里的6片区域的绝大多数闸机已今非昔比,以一排排崭新夺目的「旋转门」闸机取代了原来的「三杆式」闸机,为来来往往的携带大包小包的乘客大开「方便之门」。
其实,「旋转门」只是正规名称,得名于该设备的内部有旋转装置。而这样的像两扇小门一样可以左右打开的闸机也可称之为「门式」闸机。
1号线上海火车站站区站长助理边丰告诉记者,站内所有52台闸机将全部改为门式闸机,目前已经完成了85%,剩余的在本月14日前全部改造完毕,以新貌亮相,迎来送往一波又一波旅客,迎接春运大幕的拉开。
从地理位置上看,1号线上海火车站站位于铁路南广场区域,与铁路、长途汽车站毗邻,常有瞬时集中客流,初来乍到者尤多,携带大包小包的乘客随时可见。为方便携带行李的乘客进出闸机,该站去年11月起实施所有52台闸机的改造,将原来的「三杆式」闸机分批停止使用,全部改为「旋转门」,令乘客进出有新体验。
原来的闸机是「推进门」,如今变成了「请进门」,记者在站厅现场发现,「旋转门」打开时,伴随着「嘟」的一声,闸机上有蓝光显示。从乘客的进出情况及表情上看,他们对新式闸机的感觉还不错,表情比较轻松。
以前的「三杆式」闸机,很多初来乍到的乘客不知道过闸时需要推动三杆,而是误以为三杆会落下,因此站着不动,容易引起客流堵塞;使用「旋转门」闸机之后,过闸时门自动打开,「旋转门」的过闸通行表式更为直观,乘客刷卡或扫码后无需动手「推杆(门)」,已经知晓通路已开放,过闸更为便捷与流畅。
「上次来的时候还需要用手将杆子推一下才能进,现在刷卡后不用手推了,小门自动打开,的确方便不少。而且为感觉通道空间也比以前大了些。」一位携带旅行箱的乘客,对新式闸机很是赞赏。他还发现了「新大陆」:「我发现新式闸机对逃票人也设置了障碍,你看它的底部缝隙很小,要钻过去很难;上面也抬高了,想跳过去也很费力。」
边丰告诉记者,经过磨合,新闸机通过效率提升明显,进一步缓解了出站客流的拥堵情况。他还披露,车站方面对「旋转门」的测试报告显示,闸机「革故鼎新」后,的确有明显成效,车站原来的「三杆式」闸机的单台通过率约为每分钟12人次,主要为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过闸时间较长,需要人箱分两次过闸;而使用「旋转门」闸机的单台通过率约每分钟20人次,实现了人箱同步过闸。近期,上海火车站站全体员工将会继续努力,确保在春运前顺利完成整个闸机改造项目,为广大乘客的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