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外星人”刷屏天文工作者紧急“泼冷水” 中国“天眼”为何没能捕捉到神秘电波

2019-1-11 17:00:08发布75次查看

图片说明:13个新发现的frb动画演示
东方网记者解敏1月11日报道:昨日、今日两天,许多人的社交网络都被所谓的“外星人”信号刷屏。天文学家发现的来自宇宙深处的重复快速射电暴的消息点燃了许多人的好奇心。然而天文工作者们却对此给出了“一盆冷水”。
在天文学家心里“外星人”大概是最后一个选项
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秘书长施韡表示,如果用科学语言解释此次发现,可以概括为天文学家利用chime(加拿大氢强度绘图实验项目)射电望远镜发现了第二例重复快速射电暴(repeating frb)。
快速射电暴(frb)是指宇宙中突然出现的短暂而猛烈的无线电波暴发,持续时间极短,通常只有几毫秒,却能够释放出相当于太阳在一整天内释放的能量。自2007年首次被人察觉以来,天文学家迄今发现的快速射电暴,加在一起也才只有60多个。施韡表示,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报道的新发现。但是如同引力波一样,目前单个样本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由于快速射电暴的案例不多,每次发生只有短短几毫秒的时间转瞬即逝,目前天文学界对其产生机制尚不明朗。它究竟是什么东西产生的?最好的回答可能就是“不知道”。
但是从昨天到今天,大量自媒体频繁使用“外星人发来信号”等噱头吸引了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有着明显误导读者的嫌疑。使用一些“亮眼”的标题来吸引读者本无可厚非,但是利用科学事件骗取点击量,甚至断章取义,使用不恰当的数据得出不准确的结论,这种传播方式不应成为主流。施韡认为,在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在做面向读者的科普时,还应对天文现象产生的物理机制作出客观的解读。“宇宙尺度距离、时间、能量是摆在任何文明面前的天然鸿沟,目前没有任何理论或证据认为存在任何生命形态能够跨越光速,能够驾驭“恒星级”的能量。因此面对未知的现象,在天文学家心里,‘外星人’大概是最后一个选项。”
图片说明:天马射电望远镜
快速射电暴捕捉神器
加拿大的chime射电望远镜,去年7到8月试运行期间,就接二连三地一口气发现了13个快速射电暴事件,也因此这一发现能够发表在《自然》期刊上了。chime由四个100米长的金属槽组成,能够有效捕捉37和75厘米之间的无线电频率,能够在一天内扫描一半的天空,将宇宙中的氢气无线电数量映射到三维空间最大尺寸,并与超级计算机配对以创建深空的3d无线电地图。chime能够快速捕捉无线电突发事件的独特设计,为认清这一令人费解的天文现象提供了更多可能。
目前chime望远镜还没有最终建成,正在试运行期间。可以预期等它真正建成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快速射电暴被收入囊中。只有获得了足够多的观测数据作为支撑,天文学家才有机会真正弄清楚这些神秘讯号的确切成因。
图片说明: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为什么中国“天眼”没有捕捉到?
对于这次天文学界的重大发现,也有不少网友质疑我们中国人的“天眼”,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为什么没有观测到?对此,上海市天文学会秘书长,上海天文台科学传播室主管汤海明解释,即便是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所能观察的范围都是有限的。快速射电暴并不在fast的“视野”范围内。由于快速射电暴的发生突如其来却又转瞬即逝,拿fast和chime比较,并无实际意义。“天眼”运行至今也发现了很多从未被发现的射电信号。截至2018年9月,fast已经发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44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取得了令人激动的成绩。
此外,上海也有自己的射电望远镜,65米射电望远镜(天马望远镜)2012年在上海落成,坐落在佘山脚下的“天马”望远镜的工作波长从最长21厘米到最短0.7厘米,共8个波段,是我国目前工作波长可覆盖全部厘米波段的高性能射电望远镜。
天马望远镜曾多次为探月卫星的vlbi测定轨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嫦娥四号探月工程中,vlbi测轨分系统为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轨道测定和预报。vlbi测轨分系统就像“高精度定轨的刻度尺”让“嫦娥”知道飞行的位置,以及后续的飞行线路。可以形象地说在为嫦娥四号提供“导航”信息。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