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奉贤举行“文明之城·美在奉贤” “美育修身”主题展示活动

2019-1-10 17:47:26发布47次查看

今天(1月10日),奉贤区举行“文明之城·美在奉贤”——“美育修身”主题展示活动,奉贤区委党校教育基地等10家基地获评2018年度奉贤区“最具影响力修身基地”;“助力东方美谷·弘扬工匠精神”职业技能培训等10个项目获评2018年度奉贤区“最受市民欢迎修身项目”:朱诗逸等10名个人获评“齐贤修身达人”;奉贤区档案馆等101家阵地获评“齐贤修身”示范阵地。
现场还表彰了一批“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海上最美家庭”“上海市文明家庭”及奉贤区“贤城最美家庭”“最美书香家庭”“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这也是奉贤区全面部署、推进、实施“美育工程”、深化文明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区委书记庄木弟,区委副书记王霄汉,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琪,区领导徐卫、汪黎明、邵惠娟及市文明办相关处室等出席活动。
此次展示活动,旨在向广大市民展示一年来“美育修身”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激发全区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美丽贤城的向往,更好地汇聚起立足“四个放在”、对标“四个传奇”、打造“四个奉贤”的“美的力量”。活动现场,各地区、各部门以经典诵读、舞蹈、汉服表演、旗袍走秀等形式,全面展现奉贤以文化人、以贤齐家、以美兴城的生动景象,让在场市民在感受美中自觉加入到创造美、展示美的行列中。
据了解,去年,在开启新时代“奉贤美、奉贤强”的新征程中,区委区政府积极顺应奉贤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盼,着眼打造“东方美谷”全域之美,全面部署和推进实施“美育工程”。全区上下围绕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区“三创联动”,开展“文明之城·美在奉贤”十大系列创评、“美育修身展示季”活动,推进美丽街区、美丽家园、美丽乡村“三个美丽”建设,引导广大市民自觉践行美育修身理念,打造奉贤特色“美育修身”工作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遍布区、街镇、村居、企业的1400多个市民修身阵地百花齐放,音乐、舞蹈、戏剧、健身等近2000个美育社团蓬勃发展,由美育专业工作者、各级宣讲员和志愿者组成的美育师资团队深入基层开展美育普及培训,专题讲座、琴棋书画、茶道花艺等千余场美育教育培训内容丰富,135项以“传统文化润贤城”为主题的美育修身百场公益活动精彩纷呈, 11万余名市民踊跃参与网上修身注册培训,200万余人次就近参与各类美育修身活动,具有“贤文化”特点的市民美育修身成果不断涌现,有力促进了市民群众文化品位和文明素质的提高。
最具影响力修身基地
奉贤区委党校教育基地
奉贤区委党校积极探索加强党员干部修身教育新思路,在学员中加强党的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组织赴临沂、延安、井冈山等地开展体验式党性教育教学,开发中共奉贤县委旧址、上海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等现场教学基地,进一步丰富党员干部修身教育内容。年内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40余期,培训学员6780余人次。
贤韵青年中心
团区委贤韵青年中心打造“五贤”品牌。“贤说流动课堂”让青年在参观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贤韵智慧学堂”为青年提供品茶、阅读等活动,“贤韵风尚摄影”定期开展“贤文化”主题摄影,“文学贤少年”在区作协老师指导下写下心中的“贤文化”,“贤园微公益”组织青年家庭参加随手公益,引领良好风尚。
奉贤区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
奉贤区社区学院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建成滚灯文化、南桥撕纸、环保与食品安全等8个体验基地,开发体验课程并定期开展基地开放日活动,年内服务市民近2000人次。推进茶文化、皮影文化、旗袍文化、古琴文化等体验基地建设,引导市民将贤文化和美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奉贤区明德外国语小学
明德外国语小学挖掘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作为健身修身主要形式,成为健美操、乒乓操等为特色的健身修身基地。自编乒乓操向全校推广并参加市级比赛获一等奖;校健美操队代表中国参加2018国际健美操公开赛(捷克站)获得预备组有氧舞蹈和有氧踏板2项冠军,参加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获冠亚军。
“美育古华”德育教育基地
“美育古华”德育教育基地位于古华医院老年病区。2009年起,医院爱心护理小组每月为社区老人提供诊疗服务。2017年起,开展“圆梦古华”重阳敬老微梦想活动,已为老人圆梦500多个。联合8家党组织组建“美育古华”区域化党建联盟,定期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基地已成为尊老敬老的教育实践平台。
杨王家风家训馆
杨王家风家训馆设家风馆、民风馆、村风馆3个展馆6个区域,回顾区、镇、村三级“好家训好家风”培育工作发展历程,展示家训、村训、民风,并设立家风小课堂、“乡贤”工作室、村民家风故事展示等内容,将展示陈列、村民议事和活动教育的功能合而为一,满足广大村民“家门口”的修身需求。
中共奉贤县委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基地内设四大展厅,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时期为背景,共收藏106幅作品、48件实物,由奉城一小“领巾”宣讲队担任义务讲解员,为参观人员进行讲解。每年举办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活动,是社会各界重温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
新塘村“一公里修身圈”
“一公里修身圈”位于全国文明村柘林镇新塘村,集修身宣传、文化教育、休闲健身、文体活动等为一体,内设“贤”广场、修身台、修身长廊、修身亭等设施。其中,修身步道是村民健身修身的重要场所,修身课堂定期举办文明礼仪、养生保健等活动,微公园让村民感受生态之美,在移步换景中强化修身理念。
青溪生活驿站
青村镇青溪生活驿站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文化、健康管理、幼儿早教、法律咨询、智慧养老等服务。驿站每天开设识字、剪纸、画画、唱歌等文化修身课程,定期推出测血压、血糖和用药指导等健康服务,并结合春节、重阳等传统节日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为周边居民参与修身搭建良好平台。
金海书院
金海书院位于金海社区金水佳苑居民区内,服务范围辐射社区多个居民小区。通过举办各类讲座、征文、书法比赛等活动,开设手工艺等课程,吸引老中青不同人群参与,深受居民喜爱。作为社区志愿服务基地,每年寒暑假为高中生提供社会实践服务岗位。成立至今,每年吸引3000余人次参与。
齐贤修身达人
朱诗逸
她是趣野科普俱乐部创始人,尝试用青年影响青年的模式传播奉贤之美。带领俱乐部每年为3000多个家庭提供鸟类、植物等公益讲座,已累计举办112场,被评为2018年度“上海市优秀科普志愿者”。
李宗琳
她是奉贤“贤女子旗袍队”的时装指导老师,负责区内近20支时装队的排练演出。她把传统文化渗透于教学,打造出一支支自信美丽的美育修身团队,带教的多支旗袍队获得市、区级奖项,在奉贤女性中掀起一股旗袍之风。
董书凝
她是思言小学教师,创办“小言子”舞蹈队,在舞蹈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原创作品《诫子训》《三字经》等在市、区级舞台展示并多次获奖,舞蹈《红红的中国结》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星光校园艺术展演金奖。
陈志平
他是区婚姻(收养)登记管理所所长,“贤人颁证”项目负责人。他邀请道德模范、感动人物等担任特邀颁证师,创办“幸福学堂”,建立“幸福联盟”志愿服务队,线上线下传播婚姻文化,引领贤城家庭文明风尚。
陈薇
她是市技能比武大赛十佳能手、市政府质量奖评审员,工作中的技术能手。是摄影志愿服务队成员,热心公益的摄影达人。在台球、乒乓球等文体活动中屡获佳绩,还获得2018全国葫芦丝巴乌公开赛团体银奖。
谢林龙
他博览群书,家中藏书几千册,热心为文艺团队创作作品,创办绿叶艺术团(现绿枫艺术团)参加市、区级演出200余场,《你的祖先在哪里》《艺术防盗窗》等多篇文章在《新民晚报》等媒体发表。
顾海林
他是一名退休教师,身患癌症仍扎根基层宣讲。他奔波于村民学校、宅基课堂,每年讲课100余场次,被评为全国“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顾海林工作室被评为上海市群众思想工作品牌项目。
周宝才
他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奉贤乡土纸艺(刻纸)”的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二十四孝”“水浒108将”“清明上河图”等作品广受好评。退休后的他走进学校办起纸艺兴趣班,坚持8年“非遗课”弘扬传统文化。
宋国俊
他将烙画艺术与农村文化相结合,体现“贤文化”主题,创作作品200余幅,《鲁迅》《长城宴》等多幅作品获奖。他积极参加各类展示表演,热心暑期公益等活动,将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邵根才
他是民间收藏达人。60多年收藏生涯,3万余件藏品,举办个人藏品展50次,创上海个人无偿办展次数之最,268次无偿向251家文博档案单位捐赠藏品8500余件。他开设“德馨书屋”,引领阅读,获评“全国书香之家”。
最受市民欢迎修身项目
“助力东方美谷·弘扬工匠精神”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区人社局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开展培训项目46个,培训15363人次,指导2名奉贤高校学生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上获奖并入围国家队。举办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上海市奉贤区职业技能竞赛企业职工技能比武周闭幕暨集中展示型竞赛活动,展现项目推进成效。
“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项目
区非遗办启动“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项目以来,已设立首批13个试点点位,建立非遗传承基地、传承人工作室、非遗展馆近80处,每月开展各类传承培训课。举办中国民间音乐家孙文明二胡作品音乐会全国巡演、区工艺美术(非遗)精品展、区滚灯艺术节等活动,将高品质的非遗项目呈现给市民群众。
“一路向南·这里有戏”民间戏剧嘉年华
南桥镇以民间戏剧为切入点,将舞台演出、非遗教育、大师工作坊等与“美育修身”相结合,推出“一路向南这里有戏”南桥镇民间戏剧嘉年华项目。开设大型“非遗公开课”、民间戏剧论坛,设立公益戏剧工作坊3个,举办来自全国各地7个剧社的9部戏剧、13场舞台作品展演,累计8000余人次参与。
“金秋放歌新四团”广场文化活动
“金秋放歌新四团”广场文化活动已举办14年,每年4次专题演出,吸引众多群众文化团队热情参与。2018年以“非遗在社区”为主题,向市民展示了打船、神仙酒传统酿造、老八样烹饪等多项非遗技艺,通过和民间手艺人的现场互动,让源于民间的非遗文化回归民间,吸引市民近7000人次参与。
“我的四堂间,我的家”为老志愿服务项目
金汇镇“我的四堂间,我的家”为老志愿服务项目依托镇内18个村级睦邻点,为周边60岁以上老人提供生活帮助和精神慰籍。通过“邻里一家亲”节日活动、“家在金汇,与爱同行”“我的村(居)委,我的家”义诊等活动,让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已累计举办活动40余场,服务人群近3000人次。
“花香海岸·书香城市·馨香家园”修身主题活动
“花香海岸”将文化修身因子融入海湾镇四季花节游赏活动,举办梅花摄影大赛、牡丹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书香城市”以“全民’悦’读”为主题,开展绘本阅读、亲子演讲、朗读等活动;“馨香家园”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旨,开展匠人书画展、剪纸汇等活动。已累计开展活动140余场,惠及群众8000余人。
老邓微课堂
西渡街道“老邓微课堂”成立于2010年,由邓克明、茹胜辉、柴君兰等多位退休志愿者自发组成,坚持每月开展2次宣讲活动、1次微自治活动,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传递文明风尚。微讲师们自选主题、自备书目、集体备课,根据听课对象类型精心安排宣讲内容,已开课576场次,受众累计达1.1万人次。
“爱国爱家365”项目
在奉浦三居,每天(下雨天除外)早上7点,居民们自发到广场上,升国旗、做手语操和广播体操、开展清洁家园和文明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浪搭一歇”修身课堂用奉贤土话讲最新政策、文明规范、奇闻逸事等,让居民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时代变化和社会关爱,已举办活动70余场。
“党的朗读吧”活动
海湾旅游区于2018年推出“党的朗读吧”活动,每季一期举办“不忘初心”春季诵读会、“砥砺前行”夏季网络诵读会、“沉淀人生收获经典”秋季诵读会等。以项目为主导、服务为支撑,激发各级党组织的活力和投身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已吸引高校学生及党员群众230余人参与。
“上水好声音”系列活动
上水奉贤公司将“贤文化”融入企业文化、生产实践、窗口服务,推出党课微讲堂、上水青年有话说等“上水好声音”系列活动10余项,吸引企业职工、市民群众近8000人参与。其中,上水课堂“六进”活动已连续开展4年,把水知识及法律法规带进各行各业市民群众,累计7000余人受益。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