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庙行镇“生”出一张创全图
2019-1-10 17:40:38发布56次查看
据宝山区消息:宝山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区)自2018年6月开始启动,居委干部、志愿者、监察队、物业保安……无不加入到这场接力赛,一路走来,居民需求再小的事,也成了落实创全天大的事,眼见得庙行群众解急难愁、城市容貌重塑新颜,更见证着基层自治、共治焕发新兴活力,庙行城市治理水平在群众参与、智慧碰撞中,万象一新。
一个非机动车棚的诞生
九英里小区创全半年多来,现在已经俨然一个公园小区,曲径清爽、绿林修竹、停车有序,文明微风拂面。谈起小区的变化,居委会主任徐惠华、物业经理林庆凡、业委会主任盛奎田一致想到了小区的非机动车棚,这项完全谈不上大工程的项目,因为解决了多数居民最棘手、最关心的电动车充电问题,成了九英里小区气质升档的关键一招。
自《消防法》严禁楼道充电后,电动车要统一下楼放至小区地下、地上非机动车库。但地下车库坡度高,推车吃力,利用率低,地面仅有的4个非机动车库又空间紧张。很多居民便停在小区楼道出口,这样挡了通道,随意摆放又看上去很乱。于是乎,下楼的电动车往哪里放?去哪充电?困扰了居民许多年。尽管林庆凡为业主们考虑,在地面非机动车库提供充电,保安巡逻,监控、灭火瓶齐上马,但安全过不了关,违规的好事做的提心吊胆。2018年创全号角吹响,合法合规解决充电,合理合情解决摆放等问题,成了小区治理头号内容。
结合创全要求,居委会开始牵头,走访居民多方论证,召开居委、物业、业委联席会议,三家协同,交换居民需求信息,商议对策。最终,业委会拿出两万六千块钱,引入第三方,在4个地面非机动车库安装喷淋装置,充电问题得以解决。另外小区筹备120平米的新非机动车棚,结合老百姓一公里距离的需求,同时在楼下部分绿化地开辟小块非机动车停放区,车辆沿杆有序摆放,解决停车问题。徐惠华告诉记者,这个过程中,公共绿地不能随意动,居委会和楼组长分别上门联系群众,倾听意见后,最终决定以垂直绿化、花盆摆放等补充绿化。
在九英里小区,居委、物业、业委三家有这样的共识:创全不是求高大全,是结合实际把小事一样样弄好。正是这样的共识,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诞生了非机动车棚。创全以来,三家各发优势,业委会安排了21项改造小项目的资金,居委会联系群众宣传,推动楼道堆放、老旧设备设施改建等。林庆凡则带领物业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居委牵头,三家协同共为创全出力。盛田奎总结道,看是一桩桩小事情,如果有人敲锣有人打鼓有人吹号,一盘棋怎么下到一起去?
一支啄木鸟队伍的衍生
市民巡访团团长屠鸿生多次带队拿着火钳、垃圾袋清洁过庙行镇康宁路,他们在创全检查中,意识到这条路存在隐患,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并为了一条,而人行道上还有盲人道。屠鸿生紧接着向镇一级反映。但这条道路属市级道路,区镇无权改动,屠鸿生只得一遍又一遍提,不断向有关部门反映,半年来,他紧盯这条道路,协同镇文明办同有关部门协商。2018年10月总算感动上天,他们改正了,如今在重新调整过的道路上,走路的、骑车的都知道这改得太不容易了。
在屠鸿生眼中,百姓需求在哪里,创全目标就在哪里。他带领的庙行市民巡访团是一支啄木鸟队伍,总能抓到创全中难被发现的大虫子,或微乎其微的小细节,靠的是巡访团10年来深耕广植的群众基础。
10年中巡访团从默默无闻变得家喻户晓,很多小区居民都能一眼识出他们。屠鸿生还记得在巡访到共康八村时,居民找他们反映了一个停车场扰民的问题,不像停车场,其实在做汽车修理。屠鸿生将这个问题反馈给相关领导后得到解决。一来二去,居民们纷纷认可巡访团讲话有效率,对他们很信任。一次巡访小区卫生时,居民主动过来小声告诉屠鸿生,表面上都改造的可以,车库还有些问题,我带你们去,屠鸿生马上拍照,联系了居委会,协商解决隐蔽工程。在屠鸿生的印象中,这样的场景不是偶然,居民希望解决速度更快的时候,往往更倾向找巡访团。
创全以来,巡访团借助群众的眼睛看到了更多看不到的问题,他们前前后后拍下了一万多张照片,将问题归类,按情况向居委、文明办、镇领导等反映。有了群众的线索,巡访团的工作甚至比打扫客厅还细致。
创全是一项具体的事,很多事情要从基层做起,问题要从基层发现,市民巡访团除了联系群众,还开始走到居委中去,改善此前一以贯之的联系上级的单一做法。巡访团巡逻发现问题,居委去关心解决问题,大家把民意信息融会贯通,那么基层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力量就更大。
如果说此前巡访团是啄木鸟,那么在这次创全中,啄木鸟队伍则衍生出了联系群众的广泛触角,从单向度检查,到多向度联络,为创全提供大量一手资料。
两家菜场的新生
庙行共有三个菜市场,场北和庙行菜场环境差,经营不善。菜场管理人员积极性差、工资低,摊贩主证照不全,抽烟喝酒,甚至和顾客吵架,菜场外围满送货车、电动车和脏兮兮的垃圾桶……2017年庙行资产管理公司接手这两家菜场不久后,更新管理,迅速扭亏为盈。2018年创全大面积展开,公司经理李强将刚盈利的50万全数投入到菜场环境的改善中。办全证照,亮照经营,公示蔬菜价格,规范摊主习惯,劝阻顾客抽烟行为,并根据12315信访投诉、每周创全测评分数,整改菜场问题。北广场是最乱的外场区,李强用石球、栏杆围住,只留行人、自行车通行,发动党员义务清理绿化地里的烟头、垃圾,李强清楚记得,一次就清理出好几车。
菜场是一个民生工程,消防安全摆在首位。在李强心中,创全既堵住了菜场的消防漏洞,又极大改善了周边居民的消费感受。很多居民对菜场环境的提升,性价比越来越高的放心菜都感触颇深。市民巡访团也完整见证了两个菜场的新生,从以前垃圾遍地,到如今连菜皮都捡不到了,哪怕是雨天,也见不到摊主随意摆放的车。如今,摊贩文明经营的习惯初步养成,顾客的文明习惯也纳入菜场管理的日程,一切都距离文明越来越近。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