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文联此次组织的“艺”江南——江南文化主题采风调研活动中,10月25日晚,在嵊州越剧小镇的古戏台上,上演了一台精心策划的“越韵江南——沪浙越剧名家下基层交流演出”。来自上海越剧院的“徐派”小生杨婷娜、“金派”花旦樊婷婷、“陆派”小生徐标新、“尹派”小生王清、“袁派”花旦俞景岚,来自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范派”小生韩婷婷,以及来自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吕派”花旦吴素英陆续上台表演,彰显了越剧流派纷呈的特色。越剧在嵊州发源,又在上海发展壮大,衍生出很多流派,此番上海越剧演员“回家”演出,显得别具意义。
方亚芬
吴素英
韩婷婷、吴素英
徐标新
杨婷娜、樊婷婷
王清、俞景岚
高博文、朱洋
演出最后,方亚芬与吴凤花联袂带来的越剧名段《梁祝·十八相送》和《双烈记·夸夫》,让全场的气氛达到了沸点。
集体合影
为了保证这场演出的顺利完成,上越团队从绍兴、上海、重庆三路向嵊州集合。打着飞的保障演出顺利进行,重庆团队更是凌晨从渝到浙。其间辛劳,每一位上越人皆默默付出,从不言说。每次演出顺利结束后,总能看到他们明媚的笑颜。
作为此次采风调研团的团长、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尤存也是颇有感触:“江南文化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底色’,资源互补是共享平台的优势,文旅、文产的联动是共赢发展的大势。检验和衡量的标准就在于舞台是否更宽了,‘蛋糕’是否做大了,资源是否更集约了,产品是否更丰富了,百姓是否更满意了,采风更使我们明白了艺术的‘大道之行’:脱离了生活,艺术即如无源之水。远离了人民,艺术将是孤鸿哀鸣,丧失了情怀,艺术就会流于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