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不顺心,物业不作为……物业纠纷矛盾是困扰很多小区居民的一大难题。2018年3月以来,普陀作为全市住宅小区物业纠纷矛盾化解的两个试点区之一,紧扣党建引领这根红线,通过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专业治理,推进实施“六个一批”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今天下午,区党建引领住宅小区综合治理论坛举行,总结交流区党建引领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和水平、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区委书记曹立强出席并讲话。区领导孙萍、姜冬冬、郝炳权、韩金华、黄庆伟、周艳、杨元飞、张伟出席。市委推进办、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房管局、市财政局等有关领导参加。
围绕物业纠纷矛盾化解这项工作,普陀区究竟推出了哪些实在举措?收效又如何呢?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区委书记曹立强亲自挂帅,区委办、区委组织部、区房管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社区办等部门参与的专项课题组
step1:
结合大调研活动,深入住宅小区,调研当前住宅小区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梳理形成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的5方面24类问题清单。
step2:
同时,先后召开10余场座谈会,广泛听取居村干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意见建议,邀请市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研讨,形成了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
★紧扣党建引领这根红线,提升居村党组织领导下的住宅小区治理能力
★建立和完善各类议事规程,促进“三驾马车”协同有序运转
★整合区、街镇各类行政力量和社会组织资源,形成多方参与的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格局
围绕上述思路,普陀区都重点开展了哪些工作呢?
推出了2个文件、4项清单↓↓↓
● 2018年7月,区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建引领推进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普陀区创建满意物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两个文件,从治理体系和硬件管理两个维度提出目标要求。
●同时,聚焦住宅小区治理中集中反映的业委会换届运作难、小区执法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由各职能部门梳理形成33个操作指引,汇编成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政策规范》《服务标准》《操作指引》《执法清单》(2018年版)等4项清单,下发各街镇、居民区,为基层实践提供参考。
构建三级矛盾调处、社会组织参与两大机制↓↓↓
物业纠纷调处机制
在居村层面,做实居村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由居委干部、社区民警、业委会代表、物业企业负责人、人民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等组成预防、排查、报告、化解物业矛盾的第一道防线。
在街镇层面,设立街镇物业纠纷联调中心,由街镇主要负责人对辖区内的重大物业纠纷矛盾调处负总责,负责调度本辖区内资源,整合行政调解、专业调解、司法调解等多力量,形成合力,化解矛盾。
在区级层面,依托区专业人民调解中心建立区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选聘专职调解员,负责受理法院委托的诉前物业纠纷和街镇提交疑难物业矛盾。
2018年7月12日正式运行以来,三级物业纠纷矛盾调处机制共受理各类物业纠纷案件303件,调解成功235件,制作协议书138份。
社会组织参与机制
●社会组织立足法律、物业管理专业知识和群众工作经验,指导和帮助业委会、物业公司规范各环节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是物业纠纷调处机制的有益补充。
●民政、财政部门积极出台政策,通过降低开办资金数额、畅通成立登记渠道、放宽办公场地要求、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等措施,鼓励专业类社会组织参与物业纠纷调处。
●此外,建立社会组织联合会及联合会党委,下设专业调处等6个专委会,为培育调处型社会组织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我区已培育12个调处型社会组织。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每个街道镇至少引入1家社会组织参与物业纠纷调处工作,实现了全覆盖。
有序推进“六个一批”专项行动↓↓↓
推进一批居委会业委会交叉任职
把住“人选关”,强化居民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统领作用,为“三驾马车”协同运转提供坚强保证。据统计,全区10个街镇共有266个居村委会,712个住宅小区,在实有的630个业委会中已有451个业委会实现交叉任职,占业委会总数71.6%。其中,居委会委员兼业委会成员的62个,居民区党组织成员兼业委会成员的111个,居民区党员、楼组长、志愿者兼业委会成员的278个。
集中化解一批物业突出疑难矛盾
结合今年居村委会换届情况,全区共梳理出20个存在疑难复杂物业矛盾的住宅小区。通过啃“硬骨头”,切实化解一批群众反响强烈的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的社会治理氛围。目前,在区、街镇、居村三级物业纠纷矛盾化解体系的推动下,已成功化解长征镇玫瑰苑物业交接矛盾等3个矛盾,1个矛盾已进入司法程序,其余16个矛盾正在推进化解中。
3试点一批工程造价咨询和代理记账
管好“小区账”,牵住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的“牛鼻子”。通过对维修资金,公共收益,业委会工作经费三本账的代理记账,提高透明度,增强公信力。今年,财政部门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对本区内商品房小区给予为期1年的全额代理记账补贴。力争用三年时间,区内所有商品房小区实现代理记账全覆盖,引导业委会用好、管好小区维修基金、公共收益等“资金账”。目前,首批97个小区都已与第三方代理记账公司签订服务协议。其中,13个小区已出具首份代理记账报告。
推动一批物业维修基金的续筹
住宅小区维修基金是小区物业管理的“养命钱”,维修基金续筹工作是小区物业管理中的核心难点问题。在区房管局的支持下,全区各街镇积极探索实践,多策并举,积极开展维修基金续筹工作,主要形成四种模式:
(1)借助电梯等设备维修开展定项续筹,如长寿街道的德诚大厦、真如街道的真光三小区等。
(2)结合民生工程的实施推动续筹,如长征镇梅川六小区、万里街道的新村路1881、1901弄小区等。
(3)小微小区从筹集日常维修费用入手,续筹部分维修资金,如曹杨街道的泰富苑小区。
(4)利用公共收益建立日常补建机制。如桃浦镇在部分小区探索公共收益补充维修资金的形式,建立维修资金常态续筹机制。
提升一批物业企业服务能级
针对当前我区物业服务企业“小、多、散”的现状,以推动西部集团物业联盟建设为重点,努力培育物业管理服务“大品牌”。目前,西部集团已经制定方案,推动物业联盟建设,明确了主要任务和时间节点,通过制定服务标准、强化行业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实现优胜劣汰,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集约高效、服务专业、管理优良的物业服务体系。
实施一批物业服务达标考核
各街镇以住宅小区为对象开展考核,结合日常巡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情况实行“月考”,并根据“优秀”“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四类考核结果发放奖励;区房管局以物业企业为考核对象,采用半年度考核的模式,主要根据物业企业的信访投诉处置,第三方测评、维修资金及公共收益的规范使用等内容进行确定考核等次,并对长期处于管理不善的物业企业纳入预警信息进行公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接下来,普陀区又有哪些“大动作”?小编帮你划重点啦~
★继续深化“六个一批”专项行动,一手抓硬件短板的补齐,包括:加快实施社区规划,推进“美丽家园”建设。
★稳步推进老旧小区综合修缮。
★按照“三年启动、六年完成”的要求,推进55万平方米非成套房屋成套化改造。
★推进住宅小区非机动车车库标准化改造等,进一步强化硬件底板。
★一手抓治理能力的提升。在已经形成的工作基础上,结合试点实际,完善交叉任职、矛盾化解、代理记账等一批政策制度,形成一批具有借鉴意义的工作案例,强化一批社会组织有序参与、效果评价等机制建设,加强工作培训,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中培养一批懂法律、懂物业管理知识、善于开展群众工作的骨干力量,为住宅小区的和谐稳定奠定扎实的基础。
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关乎民生福祉,如何提升普陀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如何提高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普陀一直在努力,让我们一起期待普陀的明天会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