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宝山区报道,大调研正在进行中,今天的请到的是宝山区民政局局长贡凤梅。
如何做好民政工作?贡凤梅在调研走访中始终践行“三不离”,即不离“群众”、不离“下基层”、不离“解难愁”。如何用“三不离”解决难题?我们来看看她的调研手记。
践行“三不离”大调研永远在路上 宝山区民政局局长贡凤梅
在多年的工作中,深刻感到要做好民政工作,有“三不离”,即不离“群众”、不离“下基层”、不离“解难愁”。而大调研工作正是践行“三个离不开”的重要举措。
通过入户走访、集中座谈、电话个访等方式,利用各种渠道了解人民群众、基层单位等所思所想、所忧所虑。
走入乡间,“心贴心”倾听群众诉求
不离“群众”指的是大调研工作不能面上走访走访,简单化地做些为民服务的举措就可以了,而是要主动走到群众身边,重点听听群众关心什么、困扰什么、希望我们做什么,为下一步“对症下药”地解决群众问题打下基础。
在走村入户中,我来到宝山最北面的罗泾镇新陆村的许塘生产队,通过上门走访,在与村民们的拉家常中,听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许多村民反映目前家里仍然使用的是燃气钢瓶,更换不变且有安全隐患,建议能够液化气管道入户;有的村民反映公共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如增设停车场、集贸市场、活动场所等;有的村民提出村构宅河的治理要加快。
调研结束后,我便将听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归类,对于其中一些涉及面广、牵涉群众切身利益的共性问题,及时与罗泾镇的负责同志进行沟通反映。
调研第二天,罗泾镇就派工作人员了解情况,也将相关的解决处置设想、举措等情况与生产队进行了解释和沟通,让村民们也了解到政府正在积极稳步地解决问题。
深入一线,“面对面”征询工作建议
不离“下基层”是指大调研的工作方式要更加俯下身、接地气,多到窗口单位、基层单位和居民区走一走,听听一线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建议。
我带队到局属基层单位走了一遍,在走访街道的过程中,部分居委干部反映一些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在岗人员,因为学历、年龄等原因,无法通过公开招聘途径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而通过社区工作者招聘进入的人员,有些虽有较高学历,但缺乏社区工作的实际经验。
带着这个问题,我与分管领导一起同局基政科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街镇、居村两个层面开展了专项调研,并初步拟定了针对居民区在岗的、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举办社区工作者定向(专场)招聘的工作方案。
投入精力,“实打实”解决难愁问题
不离“解难愁”是指大调研工作的最终成效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在我走访调研街镇社会救助工作的过程中,听到不少从事救助工作的同志反映,低保、低收入认定出具的核对报告内容专业性太强,街镇窗口受理、审核审批人员较难有效地辨识、理解这些数据信息,导致在审批过程中产生偏差、业务衔接上存在盲点。
对此,我在调研听取社会科、核对中心工作之时,同相关部门的同志们一起深入研究,最终提出了建立核对报告解读培训与预警机制的解决举措。
对在岗、新入职的救助、核对工作人员定期开展社会救助项目核对专题培训,把救助工作的政策内容、操作流程以及核对报告的数据解读讲深讲透。同时,对于出具的核对报告,对其中的收入、房产、自有车辆等明显超标事项进行突出标注,为后续进行社会救助审批提供预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