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家镇裕安社区公建配套16期里,有一栋特殊的一层建筑,它的风格与小区建筑融为一体,从外表根本看不出和周围环境有何不同,但这栋建筑内却大有天地,一起去探秘吧~
原来,这里是一处湿垃圾处理站,这倒是新鲜了,居然建在了小区里面。据了解,这里是崇明唯一一处位于居民社区内的湿垃圾处理站。
那么问题来了,湿垃圾处理站建在小区里,难道不会杂乱、有异味吗?让我们带着疑问进去瞧瞧吧~
踏进处理站大门,迎面而来的干净和整洁让人大吃一惊,丝毫没有想象中垃圾异味和杂乱。
这有些颠覆我们对垃圾处理站的传统印象,看来对这里真的要再进一步深入了解一下。
屋内一角,安置着一个大型的湿垃圾末端处置设备,就是这个大家伙,可以将湿垃圾经过强力粉碎、压榨脱水、高温烘干、生物发酵等一系列工艺转换,然后变废为宝,成为有机肥用于还田。
展示角上陈设的这些经过处理的湿垃圾样品,和以其为肥料种植的一些绿植,就是它工作的成果。
2018年9月,崇明唯一的安置于小区内的湿垃圾设备投入试运行,实现了湿垃圾不出小区,在小区里处理完毕。居民将垃圾定点分类投放后,垃圾收集员将湿垃圾运到位于小区内的湿垃圾处理站,进行有机处理。
裕安社区里的这个设备,是由大树生物科技提供的一整套日处理能力为0.5吨的湿垃圾末端处置设备,通过投放垃圾、强力粉碎、压榨脱水、高温烘干、生物发酵等工艺流程,将湿垃圾最终变为有机肥用于还田。
压榨脱水环节产生的污水以及高温烘干环节产生的领凝水,将通过收集后进行生化处理,达到以及a标准后全部中水回用,用于绿化浇灌和场地冲洗。
在发酵环节产生的废气再通过设备顶部环保过滤装置预处理后,排送至喷淋洗涤塔进行净化后再进入到活性炭装置进一步净化,最终在花草间排出。
整个处置过程无污染、无噪音,处置车间环境整洁,优美。
目前,处置设备运转正常,裕安社区公建配套16期共有1148套房,入住约有500户,平均每天约产生200公斤湿垃圾,全部在小区内就地消化,实现湿垃圾日产日清,循环利用。
湿垃圾变成有机肥,再促成高品质的农产品,这让我们对湿垃圾有了更新的认识,垃圾分类从自身做起,正确处理利用,让它们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