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云计算、空间地理信息集成……
听起来是不是很炫酷?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
这些科技已经融入到了社会各行各业。
在崇明区东平镇,
这些高科技也被运用到垃圾分类上来,
打造了“互联网 大环卫”的管理服务系统。
崇明中北部的东平镇,由多个农场合并而成,镇域面积多达119.7平方公里,而常住人口仅1.4万余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的特点增加了垃圾分类工作的管理难度。
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在实现全镇100%分类的基础上,他们建立了一套智慧环卫综合管理系统,借助网络科技,全面提升东平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东平镇与无锡金沙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智慧环卫综合管理系统,通过作业车辆管理、垃圾桶管理和公厕在线管理3个子系统对辖区内长江、东风和前进3个农场的环卫作业进行智能化管理,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将垃圾分类和环卫管理做到精细化和标准化。
车辆管理系统
首先对作业范围进行网格化划分后设置电子围栏,系统规划作业路线,然后通过作业车辆管理系统,对出车时间、作业里程、行驶里程和行驶轨迹实时监控,实现对作业人员的管理。
同时,对机扫、洒水、清洗、干扫、垃圾收运等作业全程智能管理。目前,东平镇共有9辆机动车、35辆三轮电瓶车纳入该子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
垃圾桶管理系统
通过在干湿垃圾桶上安装芯片,实现镇域内干湿垃圾桶的地理位置分布可视化;通过设置清运报警频率,确保垃圾的及时清运;通过扫码,实现对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的有效监督和追溯。
公厕管理系统
通过监测人流量、空气质量、卫生状况等指标,结合物联网、远程智能采集、测控、无线传输等技术,随时随地掌控公厕运行情况,并按需定制清扫频率,解决公厕恶臭问题,同时实现对公厕保洁人员的监督管理。
相信不久的将来,
我们将会打造出“世界级”的垃圾分类崇明样板!
信息来源 | 崇明区生活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