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浦东世纪大道上的上海华瑞银行网点里,除了常见的柜台和atm机,还展示着智能山地自行车、防雾霾口罩、安全摄像头等一系列产品。华瑞银行行长朱韬解释说,这都是他们服务的科创企业生产的产品,华瑞的网点不仅提供金融服务,也要作为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展示窗口,来促成和寻找一些机会。
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之一,华瑞银行由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沪上10余家民营企业发起,于2015年正式开业。此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朱韬回忆:“从一开始,民营银行的改革意味就很明显,我们的出现就是为了补上中国金融体系的短板。”携带着民营的基因,华瑞银行在创立之初,就把目标锁定在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身上。这从它的成绩单上就可见一斑,截至2018年11月末,全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企业贷款的67%,民营企业占全部企业贷款户数的92%,其中中小微客户占比50%。
上海苏璟工贸正是从华瑞银行获益的小微企业之一。作为建材供应商,他们处于供应链的上游,主要向下游核心企业销售建材等。但在建材行业中,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采用赊购的方式与上游供应商进行贸易,账期最长可达180天,从而导致苏璟工贸这样的企业承受了较大的资金流转压力。而小微企业轻资产经营,自身信用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并且无法提供有效的抵质押物,更是难以从银行贷款来缓解这种压力。
而华瑞银行的智慧供应链金融产品,则致力解决这一痛点。这一产品依靠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核心企业,将买方信用向上游小微供应商传导,为他们提供便捷的融资贷款服务,缓解现金流压力。根据苏璟工贸的实际经营情况以及与核心企业的交易情况,华瑞银行核准了其人民币500万元的无担保授信额度。更多像苏璟工贸一样的小微供应商正因此受益,该产品目前已经覆盖了400多家小微企业,在2018年度累计发放了2万笔贷款,累计发放达到60多亿元。
“过去,银行总是自己来设计一个信贷产品,让销售去推广,而我们则是和客户一起商量,怎么把产品甚至企业做得更好。就好像插花,我们有一堆原材料,然后在一起商量怎么弄得更漂亮,这里要不要来束百合,那里要不要配点满天星。我们是用企业顾问的理念,来管理贷款。”华瑞银行公司与金融市场业务总部供应链金融中心副总经理张鸿说。
作为一家成立仅三年的科技型初创民营企业,上海拓攻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羽回忆,公司快速扩张阶段,资金流动性需求很大,虽然刚刚海外融资成功,但因为当时的外汇利率波动较大不敢贸然提现,于是出现了资金缺口。然而和所有初创期科创企业一样,轻资产、重研发、无抵押的现状,让急于贷款的他们四处碰壁。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们往这家企业跑了很多次调研,发现企业在制造无人机‘大脑’——飞行控制系统方面的确具有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很好。”华瑞银行科创金融业务总部高级投资经理尹华峻介绍,作为投贷联动试点银行中唯一的民营银行,华瑞银行比较了解小微企业初创期的痛处。所以在对此类企业的项目审查和客户评价中,不仅仅是考量“三张报表”,而是更强调对企业经营团队综合能力、业务模式的可行性、核心技术的价值度、现金流创造能力、后续股权融资能力等内容的“软性”分析,并以此作为信贷分析决策的重要依据。尹华峻笑言:“不仅如此,我们还向企业提供金融方面的建议,比如股权分配方案等。不少企业都说,我们是在以投行的眼光放贷款。”
最终,华瑞银行以投贷联动方案向拓攻授信金额人民币1500万元,利率5.55%,并不需要任何抵押,只配备了5%的认购期权。张羽表示:“华瑞银行的投贷联动业务无须抵押,解决了我们初创期的民营企业缺乏有效抵押物担保的融资难题,利率又低,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实际上,不只是华瑞银行,随着五年来中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民营银行开始围绕自身的特色,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如前海微众银行推出了全自动、全线上、智能化小微企业贷款产品——微业贷,无需抵质押、无需申请资料、无需开户。浙江网商银行的“310”模式可以使客户通过电脑和手机端7×24小时获得金融服务,实现3分钟申贷,1秒钟放款,全程0人工介入……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正在从民营银行获得越来越大的支持和帮助。
“正因为我们的民营基因,我们才拥有了解民营企业的能力。民营银行如果只做锦上添花的事,那就失去了改革的意义。对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我们必须雪中送炭,要一起坚持下去,共同成长。”朱韬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