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2.0版|复旦儿科康联体在闵行成立
2019-1-5 10:46:17发布58次查看
4日,医联体2.0版——复旦儿科康联体成立,将在闵行区3家综合医院及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管理计划、筛查计划及信息计划。
据介绍,儿科医院各专科将牵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区内幼儿园、中小学开展儿童常见疾病筛查工作,集社会合力保障儿科健康。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介绍:“复旦儿科康联体以‘儿童健康’为核心,将“国家级”医院管理成效延伸到全区,提升区域儿科管理水平,为上海市儿童提供‘家门口’优质儿科服务。”
黄国英指出,“复旦儿科康联体将,集社会合力,将优质儿科资源辐射及下沉至邻里中心及学校家长课堂,向社区居民及家长定期开展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健康宣教及义诊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及家长的儿童健康素养,引导家长理性按需就医。”
据悉,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于2014年成立复旦儿科医联体,将国家级儿科优质资源辐射并下沉到综合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经过4年多的建设,复旦儿科医联体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已初显成效,儿科医院的临床服务结构日趋合理,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解决疑难危重症的定位日益凸显。
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翟晓文介绍:“复旦儿科医联体以‘三平移、四统一’为发展策略,‘三平移’即管理平移、技术平移、品牌平移,‘四统一’即统一医疗安全和质量要求、统一医疗服务模式、统一学科发展规划、统一信息化共享系统,推进区域儿科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儿科同质化服务,引导儿童就近有序就医。”
翟晓文副院长表示,“复旦儿科医联体内实行人才柔性流动政策,通过人才流动促进儿科服务同质化。”
据介绍,复旦儿科医联体与上海市南片区(徐汇区、闵行区、松江区、金山区、青浦区)5区卫计委共同制定基层儿科发展计划,制定社区标准化儿科诊室,编制社区全科医生儿科教材——《社区儿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设立基层全科医生及护士儿科培训课程,下沉儿童专病开展双向转诊等项目,完善基层儿科软硬件配置,强化基层儿科“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分工定位。截止2018年已培训上海市南片区社区全科医生近700人次,社区护士78人次,切实发挥全科医生儿童健康“守门人”职能。
加入复旦儿科医联体后,闵行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开设儿科门诊,2018年闵行社区儿科就诊人次数较2014年上涨26%,同时,2014-2018年闵行区儿童到儿科医院就诊人次数从10.95万下降至8.52万人次,下降22%,区域儿科医联体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初显成效。黄国英院长表示,分析儿科医院门急诊就诊结构发现,儿科医院临床服务结构日趋合理:普通内科比例从2014年的35%降至2018年的25%,而儿童疑难专科比例不断上升。
目前复旦儿科医联体已实现:复旦儿科模式,上海经验,全国推广。复旦儿科医联体将继续辐射及下沉优质儿科资源,以“儿童健康”为发展核心,为上海市儿童提供“家门口”优质儿科服务。
黄国英院长表示,复旦儿科医联体将以“儿童疾病分级诊疗试点实践效果评价研究项目”为发展契机,集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上海医疗质量研究中心合力,通过三年时间开展儿童疾病分级诊疗标准及双向转诊制度建设,建立基层儿科医疗常见疾病质量指标以保障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探索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儿童疾病分级诊疗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儿科医疗质量,为国家建立医联体及分级诊疗中儿科医疗质量标准体系。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