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区是目前国内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同时也是反映城市综合性水平的最高荣誉和最有价值品牌。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嘉定在2017年底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区。
“打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难”。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功后,每年都会进行复查,每三年重新评审,达标者继续保牌,如果不达标,则可能面临摘牌。难的是,稍有松懈,问题可能就会反弹、前功尽弃;难的是,文明无止境,文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难的是,时代在变,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也在变。
前期,结合大调研,嘉定区文明办广泛深入开展走访,对标文明城区标准,对标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调查了解文明创建过程中还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经研究梳理,主要存在以下三点:
一是文明程度的地域不平衡。城乡之间、建成区和非建成区之间文明程度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及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管理还存在很多短板。
比如楼道堆物问题。据统计,全区共有商品房小区625个,楼道数约2.2万个,有的楼道堆物问题依然存在。
二是软硬件建设的匹配不平衡。通过多年创城工作,全区城市硬件设施有了长足提升。但在软件方面,市民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引导长期工作、生活在此的“新嘉定人”参与和支持,促进创城工作覆盖面需进一步扩大。
三是精细化管理的瓶颈待突破。在城市管理中,还存在瓶颈难题,与“绣花式精细”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创城时,万众一心,一举拿下文明城;“守城”时,也需要春风化雨,久久为功。后创城时代,如何凝心聚力,持续提升城市的品质,让”文明城区”内外兼修?
打造美丽示范点,助力城市精细管理
积极对接上海市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美丽系列”创城示范点打造行动。围绕创建标准,各街镇、委办局积极创建美丽路段(街巷)、美丽公园(广场、绿地)、美丽河道、美丽小区(楼道)、美丽庭院、美丽公厕、美丽村落等,推动示范引领,树立样板点。目前,全区100个“美丽系列”示范点正在积极评选中。
在嘉定新城(马陆镇)大裕村积极创建“美丽村落”示范点。该村生态环境优美,现有绿化面积1400亩,林木覆盖率11.12%,耕地面积6072亩,农业上以种植无公害葡萄为主。针对各个村民小组的特点,量身打造村宅改造方案,分批次进行综合性生态改造,保留了市郊乡村野趣、自然、纯朴的生态原貌,让村民“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在南翔智地创建“美丽公厕”。内部墙面制作了古镇南翔“十八景”,展示浓厚的人文气息。公厕设立第三卫生间,内含宝宝椅、大小马桶、多功能婴儿护理台等。公厕每天保洁时长达到16小时以上,还为市民方便提供休息沙发,便民服务箱,应急充电等各类服务。2018年,南翔智地公厕也被评为上海市最美公厕。
开展课题调研,完善管理体系
积极落实《嘉定区关于建立健全文明城区建设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推动《以环卫清扫精细度提升城市美誉度》、《治理楼道堆物,化解居民小区安全风险》、《跨门经营、乱设摊、大排档和烧烤摊的整治》、《交通文明示范路口、路段建设》、《非公企业外来人员文明素养提升工程》等11项宜居家园课题。目前,11项课题都已经结题,下一步将深入实施,推出一批有效管理体系。
持续测评督查,保持创建常态
继续开展常态化督查,保持常态长效。组织市民巡访团、创城办工作人员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地铁车站、小区等开展常态化督查,继续开展农村靶点督查等。同时,全区继续开展常态化环境整治行动,将创城登高顽症治理“十清”行动升级为“美丽嘉定宜居家园”志愿服务大行动,每月5号、15号、25号开展环境治理专题行动,营造同城志愿服务效应。2018年,嘉定区在上海市第一阶段城市文明进步指数测评中位列郊区第一。
创新街区长制,探索数据应用
借鉴“河长制”等工作机制,在全区推行“街区长制”,即在主次干道推行“路长制”、在商业街区推行“街长制”、在校园(公园)推行“园长制”、在广场(集贸市场、大型商场)推行“场长制”、在住宅小区(农村)推行“居长制”,明确督查职责,强化责任意识。
此外,积极探索将“街区长制”与联勤中心网格化平台对接。依靠大数据技术应用,将巡访督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短信平台第一时间告知责任人,提高问题整改效率。下阶段,计划在街镇试点。
深化市民修身,加强软实力建设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市民修身行动,去年全年开展了20场“礼乐修身讲堂暨保利艺术课堂”活动、18场“礼乐文化进嘉定”活动;广泛宣传“新七不”规范,组织开展了“诚实守信”“文明养宠”等主题宣传活动,弘扬文明新风尚。积极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布了13条农村修身路线。加大关爱礼遇好人力度,创新制定“嘉定区关爱礼遇好人细则”,制作发放“嘉定好人礼遇卡”,为好人提供37条礼遇办法;为优秀志愿者制作发放了5000张志愿服务一卡通,全区30余个公园、公共场所免费向优秀志愿者开放。
下阶段,还将推出好人漫画、微视频、广播剧等,挖掘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不断让嘉定城市更有文化、更有温度。
文明创建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文明创建是不断提高市民素质、文明风尚、精神状态,改善基础设施、自然环境、公共服务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城市的文明涵养,让城市的发展实现“内外兼修”,让市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在整洁文明、友好和谐的环境中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