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台以“音乐汇爱”为名的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厅专业舞台上呈现。舞台上的表演者,是来自上海市徐汇区纪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特殊学生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共同参与演出。这也是这些特殊学生第一次正式登上专业的音乐舞台,拥有了一场属于自己的音乐会。 一所特殊学校,缘何坚持10年,把合唱课放入课表,用音乐唤醒耳朵和心灵? 登上专业音乐舞台 纪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黄海最近回到母校,与上海音乐学院大一学生曹竞淳,共同表演了笛子和笙的合奏。黄海虽然从小智力发育迟缓,但对笛子表演很有天赋。在接受了曹竞淳的指导后,黄海感到很有帮助。音乐学院的老师不仅帮助他不断提高,还助力将他的笛子表演特长提升为一项个人技能。对于音乐学院志愿者老师的辅导,黄海坦言,之前虽然取得过不错的成绩,但在现场舞台表演上还有欠缺,今后需要增加表演的气氛,不断与观众配合。 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们不仅将音乐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还尽力教得更有趣,让学生学得更有乐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学习过程中,学生收获了喜悦,也深深感到音乐带来的魅力。包括曹竞淳在内的10多位志愿者老师,被聘为纪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而学生们也没有辜负老师的努力,在指导下,登上舞台上表演了鼓乐表演、大合唱等节目。细听虽然孩子们打的鼓声,偶有不齐,但动作有力,表现出自信,迸发出激情。 两校互助结对探索 纪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班主任董炯老师发现,虽然学生们平时很喜欢音乐,步行在外、进校门时、中午休息时分,总喜欢塞着耳机听音乐。“不仅喜欢听,还喜欢唱,但就是唱不准。因为容易走音,不少学生也为之苦恼。”董炯说。让音乐走进寻常人,残疾人也可以享受音乐的盛宴。为此,学校合唱课坚持了10年,每周2节合唱课全部列入课表。 上海音乐学院零陵校区和纪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同属徐汇区枫林街道。自去年5月起,纪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上海音乐学院以一场小型文艺节目交流的形式“牵手”。上海音乐学院零陵校区管委办主任张一说,以艺术选修课程为载体,开始了对纪勋学子音乐艺术培养的探索之路,提升特殊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强特殊学生文化自信。 从音乐欣赏和常识了解开始,让特殊学生进入精彩的音乐世界,再一点点挖掘学生们的音乐特长和兴趣,以“普特融合”的方式,为学生编排适合的节目。一路走来,纪勋学子得到了来自音乐学院师生的悉心培育。上海音乐学院讲师郭登杰带来的听力培育专题讲座《叫醒你的耳朵》,为特殊青年量身定制各类活动,让学生们认真地识别各种乐器,用心地感受不同的音色,大胆表达对乐音的体悟。 “普特融合”让孩子更自信 学校鼓乐队、合唱队表演者黄智强,是花卉栽培专业一年级的班长兼劳动委员。在舞台上,他表现得比普通学生更自信。“学生们平时没有这样的机会,虽然我曾带学生走上世界特奥会的舞台,但这还是第一次让孩子们登上专业的音乐舞台。”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副校长、纪勋中职分管负责人于惠芳说,音乐传递人与人的交流,哪怕是特殊学生,也能感到音乐魅力。音乐开启了学生们的想象世界。 学校的劳动第一课,就是学习如何擦好窗框,学习回归社会,黄智强也是擦得最干净的同学之一。特殊中职生们所在的班级教室,地面无灰尘,桌椅成直线,甚至连黑板槽、窗框等死角都摸不出一点污迹,堪称“五星级酒店卫生标准”。 作为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校区之一,纪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创了全市中等职业教育领域“普特融合”先例,鼓励学校蒲汇塘校区的普通中职生,也走进特殊中职生的教室,看一看特殊中职生的劳动态度、学一学特殊中职生的劳动方法。在互助成长的温暖校园,通过“普特融合”的教育特色,提高孩子们的适应能力,让他们更加热爱生命。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