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关于城隍庙吃的7个秘密 你不一定都知道

2019-1-3 10:10:01发布53次查看
  据乐游上海,城隍庙在上海人心中的地位,既是地标,也是情怀。今天的城隍庙正在悄然变身,期待给游客更美的风景和体验,改变中不变的是经典,是传承。其中最难忘的就是那些美味传奇,海上第一茶楼:湖心亭茶楼。
豫园湖心亭是上海历史最为悠久最具盛名的茶楼,也是上海现存古建筑景观之一和上海最早的商会所在地。由于茶楼设在保护性明清结构的亭园建筑中,如今已成为上海人文历史的标志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文化特征。
2018年的岁末,一场有趣的比赛在九曲桥畔举行:身着仿古堂倌装的三名参赛者分两次端着刚蒸好的小笼馒头,从豫园南翔馒头店出发,一路小心翼翼地穿过熙熙攘攘的九曲桥,把美食送至湖心亭。湖心亭的茶艺师则在同时冲泡香茗,待参赛选手将小笼馒头送至评委处时,搭配不同口味小笼馒头的香茗也一同奉上。这正是由湖心亭发起的首届“百年传承·一茶一笼民俗比赛”,比赛带大家回顾了老上海最正宗的茶饮民俗。这样的比赛今后将会年年举办哦~。
118年前,善于经营的吴翔升见城隍庙人流如织,香客众多,于是便将诞生于上海嘉定南翔镇的南翔馒头引入豫园,在九曲桥畔开设了长兴楼。当时,本地人又爱孵茶馆,吴翔升为了送馒头到茶馆做茶食,遂将馒头做小,置于竹笼格里蒸制后送到茶馆作为点心。久而久之,一水之隔的豫园另一家老字号“湖心亭”的茶客便成了南翔小笼馒头的拥趸。被称为“海上第一茶楼”的湖心亭,是上海百年茶文化历史的见证者,当年“喝茶、听曲、吃小笼”被民间称为“豫园三件事”,因此一茶一笼的搭配可以说是老上海生活方式的最佳体现。
这里的下午茶,更讲究中国茶的味道,西湖龙井、安吉白茶、凤凰单从(乌龙茶)、白毫银针(白茶)、金骏眉(红茶)、祁门红茶、碧螺春、普洱茶(黑茶)、大红袍(武夷岩茶)铁观音、台湾冻顶乌龙等全国知名茶品,都是由湖心亭定牌生产,专供湖心亭,品种繁多,活色生香俱全,一方山水养育一方茶风味,美妙的味道全在茶中。
天下一笼上海味道:南翔馒头店
坐落于九曲桥畔的南翔馒头店,创建于清朝光绪26年(1900年),迄今为止,历史已有百年之久,要想知道它在上海的地位,只要看看门口人人人的壮观场面就懂了,国内国外游客纷至沓来。
很多人索性来这里纯粹来打卡,对于味道也不过分苛责,这样反倒是痛快了。这里的小笼皮坯采用多种面粉调和制作而成,每两面粉制作10个小笼包,馅则选用精腿肉,用骨汤熬煮肉皮成冻,拌入馅内,以取其鲜并使汁多。小笼长相精致小巧,褶纹整齐,形似宝塔,面皮擀得很薄,而且有韧性,牢牢包裹住汤汁不溢出来。
汤团祖师爷:宁波汤团店
上海“汤团祖师爷”,个头大,饱含猪油,口感柔绵细润。
门口设了透明窗口,可以目睹阿娘现场捏汤团,水磨粉揉成小团,捏至簸箕状,装入馅芯,搓揉均匀,直到馅完全“藏”好,手法相当熟练。咬一口油汪汪,浓郁的芝麻香混合着猪板油的异香,豪放的甜闯进口腔,来不及细嚼已入胃腔。
包揽上海本帮面:松运楼面馆
同样是享誉盛名的老字号,包揽了上海本帮面,可见阿拉上海人对面“谜之喜爱”。
鳝丝面劲道入味,面多料足,汤汁鲜美,来上一大碗,顿时神清气爽!此外还有雪菜肉丝面、八宝辣酱面……面痴们的最爱。
上海点心界的泰斗:绿波廊
座落在老城隍庙九曲桥畔,紧临繁闹市井,与园林景观为傍。三层的仿明清建筑,与湖心亭相映成辉。因曾接待无数名人,味道和风韵俱在。
眉毛酥、桂花拉糕、蟹粉小笼……这里的点心更是一绝,小巧玲珑、色调高雅,在沪上独树一帜。门外还设置了外卖窗口,小巧玲珑的蟹粉小笼和蟹粉灌汤包,每一道褶子捏的都很认真,游客争相拔草。
上海最早开设的净素菜馆:春风松月楼
老底子上海人肯定不陌生,上海最早开设的净素菜馆,城隍庙的一大招牌美食,名扬海内外。这里最出名的当属净素菜包,馅料十足,刚出笼就被一抢而空。
一楼还有专供打包外带的窗口,可以尽情挑选你爱的素食,好吃不贵!
上海老饭店:上海本帮菜的窗口
所谓“品味源头上海菜,驻足百年老饭店”,绝非虚言,作为老字号应有的腔调和做派它都有!仿清建筑,金碧辉煌,飞檐翘角,壮观大气。
秋天时,沪上老饕们不论多远也要赶来吃这里的八宝鸭,连带里面的八宝糯米都吸饱了鸭油,丰润肥美。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