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学之道礼仪之律塑造长宁女性形象
2018-12-29 16:58:00发布43次查看
2018年12月,240名来自全区各街镇、居民区和区家协、“四新”领域妇联的妇女干部、妇女执委、妇女代表参加了上海开放大学女子学院长宁学习中心为期四天的培训。这一培训,是长宁区妇联开启“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实施项目之一。
坚持思想引领,树立女性终身学习理念。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妇联工作的指示精神,对接中国妇女十二大要求,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进一步做好“抓基层、带基层、强基层”妇女干部队伍建设,与新时代同行、为新目标奋斗、在新征程建功,引导新时代妇女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由长宁区妇联主办、上海维丽娅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承办的2018年长宁区妇联国学礼仪培训班在上海开放大学女子学院长宁学习中心顺利开班。本次培训针对“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力求形成内容精准化、方式多样化、渠道多元化、手段现代化的培训体系,首次采用党课教育和业务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和实战模拟相结合,将思想引领贯穿始终、将对“妇联战斗队”的能力要求融汇于国学礼仪教学中。
学习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引领妇女干部学思研行。培训班第一课由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长宁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秀红传达全国妇女十二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精神,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组织动员妇女走在时代前列建功立业。12月21日,培训班的最后一课,区妇联再次向参学妇女干部传达中共长宁区委学习讨论会精神,布置2019年长宁妇联开展“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工作要求。
国学礼仪教学,提升女性综合素质形象。在开班仪式的《礼仪和女性》综述课后,培训班分成8个班开展茶道和政务礼仪学习。课程精选握手、站姿、坐姿、倾听、座次等20余个常用政务礼仪场景,邀请东航培训系统的教员提供规范培训;并配套社交心理学和职业妆容等基础课程,塑造业务过硬、优雅端庄、自信开放的长宁妇女干部形象。每个班级在结束常规教学任务后,由街道妇联主席主持开展“妇女议事会”讨论,通过传、帮、带,指导新入门的妇女干部如何组织居民区妇女开展参政议事。
情景模拟展示,比拼工作实务操作能力。培训班除书面考察外,还采取以比武代替笔试,注重学员学习致用、融汇应用的程度。结合各街镇全年报送的妇联特色工作和项目,分别量身定制的政务接待模拟场景,由各街镇妇联推荐学员代表3人一组,比武规范的政务接待礼仪,并在场景中植入2018年“妇女之家”特色案例的汇报。在10个街镇30名学员代表登台展示中,为185个居民区妇联搭建了与众不同的交流平台。
办好“女子大学”,打造女性成长发展平台。建立“上海女子大学”是《上海妇女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事项目,也是《上海终身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要项目。2012年,长宁区妇联、区教育局、区社区学院依据“上海女子大学”办学要求,在长宁区共同创设上海开放大学女子学院长宁学习中心。“中心”作为全市第一批女子学院试点区,为广大女性设计大众化、社会化、多样化的学习课程,是一个专为女性终身学习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的学习平台。“中心”座落于长宁社区学院内(定西路1300号2号楼)上海维丽娅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内。因每年开设女性国学、礼仪、双创等课程项目均面向女性,故被姐妹们爱称为“长宁女子大学”,上海维丽娅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获上海市政府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表彰。
今年10月,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领导赴长宁调研,高度肯定“长宁女子大学”的教育培训工作和维丽娅学校15年坚持做好一件事的办学初心。在“十三五”期间,长宁区妇联将继续深化长宁女子大学办学,依托上海维丽娅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开展适合对口帮扶两地妇女干部的国学礼仪标准化课程体系,承接云南省红河州建档立卡贫困女性的对口帮扶定向委培计划,探索实施全国妇联“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等项目,打造面向世界的“长宁女性”精气神!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