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夏阳12月29日报道:2018年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新增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是本次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最大的亮点。那么,专项附加扣除在操作层面如何实现?会不会大幅增加企业财务人员和纳税人本人的工作量?好在,国家税务总局第一时间推出了“个人所得税”手机app。目前,“个人所得税”手机app已上线实名注册登录、个人信息采集、账号安全中心。2018年12月31日将上线专项附加扣除申报等功能。
据了解,“个人所得税”手机app功能全面上线后,纳税人可以直接在手机进行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年度综合申报、分类所得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税收优惠备案等功能,可不用向扣缴单位单独报送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不用再往返办税服务厅办理具体相关涉税业务,纳税人可更加方便、快捷的完成相关涉税业务办理。
个税app目前只是处于用户注册阶段,记者日前已经下载试用了这款app,整个注册过程还算顺利,只是在人脸识别环节尝试了几次才成功。注册分为两种方式:大厅注册码注册和人脸识别认证注册。其中大厅注册码注册方式,需要先持有效证件去办税大厅获取一个注册码,然后才能在app上完成注册,因此更多用户可能会选择人脸识别注册。人脸识别注册必须是持有居民身份证的纳税人才可以使用,在填写过身份证号和姓名后即可进行人脸比对。在通过人脸识别后,目前仅需填写简单的户籍信息并设立用户名和密码即可完成注册。完成注册后,用户还需要完善个人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可享受优惠信息两部分。不过,这里的可享受优惠信息并非指的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而只限定于“残疾”、“烈属”、“孤老”三种税收优惠情形。
税务部门表示,使用“个人所得税”手机app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操作简便有效率,纳税人登录app后,界面功能简洁明了,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为例,不超过四个步骤即可完成,对于已采集的数据系统也会自动显示,不需要纳税人重复填报;二是信息安全有保障,手机app的线上实名注册要求通过公安人脸识别比对,以验证绑定的账户是否属于本人,对纳税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三是数据传输有准度,纳税人通过app报送的信息将直接传入税务云端,相较于传统的电子表格采集,减少了人工操作中可能产生的人为失误,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扣缴单位而言,扣缴申报系统可以自动获取纳税人通过app报送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自动进行税款计算,极大地减轻单位财务人员收集信息的工作压力,降低权责风险,也避免了部分员工对于向单位报送个人信息后隐私泄露问题的担忧。
目前“个人所得税”手机app如何下载?有哪些功能呢?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征管科技处副处长陈杰介绍:纳税人可通过app store和各大手机应用市场搜索“个人所得税”,认准由国家税务总局开发的“个人所得税”官方app进行下载,或是扫描税务局对外公布的手机端下载二维码,也可下载应用。
陈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手机app推广工作,积极服务个税改革,让纳税人方便有效地享受减税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