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黄浦大调研 以创新思路破解“天下第一难”

2018-12-26 18:38:48发布44次查看

提到旧改,很多人第一直觉就是房屋征收,拆了房子,居民搬离;但对黄浦来说,旧改是项“系统工程”。黄浦区委、区政府拆解出了黄浦区旧改的关键点:“创新思路办法让房屋征收全速、超速推进,但在让居民通过搬新居改善居住条件外,也要兼顾不搬迁的居民如何住得舒心、有尊严,而最终指向皆为老百姓的福祉。”
11月18日,黄浦区福佑地块(北块)房屋征收居民集体搬家
居住条件最差的老城厢终于“动”了
11月18日一早,人民路19号前人头攒动,一辆辆身披彩旗的搬家车排列整齐,当天是福佑地块北部基地居民集体搬家的日子。在搬运人员的帮助下,居民们兴高采烈地将家中的物品装上了卡车,他们即将告别“天天倒马桶”的日子,奔向全新的生活。
黄浦区是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老城厢所在地,承载着上海700余年的建城史和170余年的开埠史,是城市之根、海派文化之源;但随着城市发展和历史变迁,城区“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成为全市旧改任务最重的城区之一。
今年,福佑地块旧改征收终于启动,涉及居民5680证,分南、北两块推进。9月28日,黄浦区率先对北块核发征收决定,涉及居民2597证;10月20日启动预签约工作,当天签约率便突破90%,不到一周达到98%。整个老城厢居民都沸腾了:无论是签约速度还是签约比例,北块基地都创造了黄浦旧改项目的新纪录。
“换挡加速”全力推旧改
福佑地块北部基地征收项目只是今年黄浦区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而进行的旧改项目中的一个。
很多人想不到,拥有南京路、淮海路、外滩等繁华之地的黄浦区,是全市旧区分布最为集中、体量最大的城区之一,且余留的二级旧里密度高,证均在册人口普遍在5人左右,居住情况非常复杂。加快旧区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一直是黄浦区最大的民生,始终被历届黄浦区委区政府放在重要位置。
截至目前,黄浦区全年旧改签约总量已突破7000户,提前完成年度任务总量目标,也创下原黄浦、原卢湾“撤二建一”以来,黄浦旧改签约完成总量的新高。
不通过旧改居住环境也能改善
旧改,是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最佳路径;但对一时轮不到旧改或属于留改范围内的居民,在黄浦区看来,他们的居住条件改善同样不能等。早在多年前,黄浦区就提出了“三个不能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能等,群众基本居住条件改善不能等,实现整洁有序的最基本的环境整治与城区管理目标不能等。在“三个不能等”的原则下,黄浦“发明”出不通过旧改,居民居住环境也能得到改善的路径。
针对暂时无征收或者留改试点计划的房屋,有计划地推动房屋综合修缮,因地制宜尽可能改善群众居住条件。黄浦区每年持续实施老旧住房综合修缮30万到4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每年超过1万户。同时,通过综合厨卫工程、架空线入地、雪亮工程等项目,提高老旧小区的舒适度、整洁度和安全感。
对聚奎新村、复兴东路404弄房屋结构较差、存在安全隐患、无风貌保护要求的多层小梁薄板房屋,积极探索拆落地重建。通过搬迁过渡、拆除重建、原地回搬的途径,实施卫生设施改造、厨房工程等诸多惠民项目,并在居民回搬后实施老旧小区物业综合管理,努力改善群众居住生活条件,累计受益居民466户。
如今,黄浦区对历史风貌保护集中的几大区域都已经拟定了专项规划,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加强风貌保护,深化城市更新,改善社会民生”。
在老城厢北部地区,将聚焦提高公共空间品质,完善慢行系统;加强风貌保护,优化空间布局;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改善地区民生以及推进旧区改造等四方面重点工作,充分挖掘老城厢地区的发展潜力和活力,使其起到承接外滩金融集聚带和新天地功能区,促进区域中部崛起的重要作用;在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对区域内各风貌街坊现状情况、风貌特色、存在问题和推进难点进行了初步梳理,将按照“带建设项目、带民生改善、带环境整治”的原则,综合考量实际情况,对接街道社区整治工作,在此基础上还正在组织编制《黄浦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与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风貌保护与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协同推进。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