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嘉定新闻

《嘉定地区科研院所创建发展口述史》首发

2018-12-26 0:00:00发布94次查看

为纪念嘉定被命名为“上海科学卫星城”60年和改革开放40年,由区政协文史委与区科协、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等单位,共同编纂的《嘉定地区科研院所创建发展口述史》一书,于12月26日在上海光机所举行首发仪式。区政协主席刘海涛,副主席陈技出席活动。

此书分创建和科研两卷,共整理收录21篇口述材料,揭开了bgo晶体研发史、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冷原子钟研发等背后的故事。纵览全书,厚重的科学、人文的底蕴萦绕指尖。科研人的前瞻意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家国情怀、人格魅力、超前的人才培养战略眼光,让人心存敬仰;在嘉定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和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出一种百折不挠的勇气和继往开来的力量。

刘海涛指出,回眸历史,是为了传承精神、汲取智慧、激发当下、奋进未来。1958年,嘉定被命名为“上海科学卫星城”,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开发实验基地、上海冶金研究所中试部、上海科学仪器厂等科研院所分别落户嘉定,开启了中国高端科研院所在嘉定创办发展的新篇章,也拉开了嘉定工业经济起步、发展和壮大的序幕。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嘉定地区的科研院所无论是在科研实力,还是在规模体量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嘉定已形成“十一所三中心二基地”的国家级科研院所和七所高校的集聚规模,拥有可对外开放的国家级、省部级研发平台93个,科研院所在嘉定落地企业达到300多家……有效推动了嘉定区科技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刘海涛强调,“科研人”及科技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嘉定科学卫星城命名60周年的深远意义;要擦亮名片,进一步做强做大科研院所,为区域自主创新提供科技支撑;有关部门要继续深入做好文史资料收集、挖掘工作,发挥其存史、资政和育人作用。

1958年,嘉定县由江苏省划入上海市。同年,嘉定县城厢镇(今称嘉定镇街道)被列为上海市卫星城镇。1960年,上海市委确定城厢镇为上海市发展新兴科学技术基地之一。尔后,中央或上海市所属的原子核、硅酸盐、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激光等科研单位,相继在城厢镇新建或从别地迁入,遂有嘉定科学城之称。

至1987年,各科研单位在核分析技术、同位素标记化合物、辐射高分子材料、强激光技术,激光物理、光电子技术、大中型计算机、遥控设备、高强度晶体材料等方面,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奖项目有486个(其中获国际级奖3个,获国家级奖116个,获中央院、部、委,办级奖210个,获上海市级奖157个)。有的科研成果为我国氢弹爆炸、火箭上天、核电站设计等作出贡献。各科研单位还向嘉定县有关地区和单位提供一些新技术(如棉布及棉织品涂料技术,核能辐射和激光育种技术以及激光治病技术等),支持和推动嘉定县工农业生产和医疗事业的发展。

1983年起,嘉定又通过联合办企业的形式,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将一部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至1987年,这种联合体在科学卫星城周围就有8个,形成科技开发小区和科学村。

嘉定科学卫星城以城厢镇为中心,东达城外嘉宝公路新木桥,西抵城外高僧桥,南至环城路北到北城河,总面积为6.93平方公里。

科学城配套设施建设经历3个时期:1959~1964年,城内建成一批骨干道路和少量居民住宅等配套设施,科学城初具规模;1965~1976年,配套设施建设基本上停止;1977~1987年,为配套设施建设高潮期。城内一批分支道路、商业服务网点、文化娱乐设施、卫生医疗机构等,先后建成。居民住宅建设转为小区配套建设,并向高层发展。加之1988年10月沪嘉高速公路通车,1989年6月2000门程控电话启用,科学城遂成为交通方便、信息灵通、设施较齐、布局合理(城外生产区、城内生活区)的新型城镇。城中州桥金沙塔四周,有34.2万平方米面积的老街保留区。保留区内,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物和园林设施修葺一新,使科学城带有古城色彩。

至1987年,科学城共有部属、市属科研单位9个,分别隶属于中科院、国家航空航天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和上海科学院,有职工5966名,其中高中级知识分子1904名。

来源:《嘉定报》记者  李华成

 



嘉定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