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普陀新闻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从老旧工业区到欣欣向荣的新普陀

2018-12-26 8:36:00发布79次查看
在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普陀区与上海乃至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历届区委、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奋发努力。普陀区从一个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滞后的老旧工业区,逐步发展成了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城区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的新普陀。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普陀区进入了经济发展质量最好、城区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党的建设成就最大的快速发展期。
区域经济实力稳步增长
1978年普陀区级财政收入仅为普陀0.71亿元,是典型的城乡结合区域经济。改革开放40年来,加强区情研究,不断完善区域功能定位,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步伐,坚持把推动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改革开放作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源泉,促进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区级财政收入曾实现了四次大跨越:第一次,用10年时间突破10亿元大关,从1990年2.44亿元增长到1999年的10.48亿元;第二次,用3年时间突破20亿元大关,至2002年达到21.92亿元;第三次,用两年时间突破30亿元大关,至2004年达到37.02亿元;第四次,用一年时间突破40亿元大关。至2017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70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335.66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08.1亿元,是1978年的152倍,年均增长达13.75%。
区域经济结构更趋合理,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89%,现代服务业在区级税收中的比重较2017年上年提高8.85个百分点,房地产业比重下降8.3个百分点。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0世纪80年代末,普陀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文明小区创建活动。1991年至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加深入广泛扎实,甘泉路街道子长小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具有创新意义的文明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和质量论证体系。
在全市也较早开展非公经济领域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全区成功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市级文明单位和市级文明小区的换牌率均有大幅上升。
建立先进典型选树培育常态化工作机制,先后涌现出了5届全国劳模徐虎、全国道德模范曹道云、“草根书记”杨兆顺、“最美火炬手”金晶、“最勇敢教师”杨明辉、上海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朱雪芹、全国师德标兵查文红、“光明使者”张兴儒、“白衣天使”于井子、扫街扫出大学问的“马路美容师”陈扣娣等一批又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40年来,普陀区有10人次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或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诞生了30多位全国劳模,330余位省部级劳模,34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2994多个(次)集体、1678多人次获得市级荣誉称号。普陀以善于发现典型、宣传典型、运用典型,被誉为“典型高地”。更因其重大典型层出不穷,形成了独特的“普陀现象”。
民生社会事业不断改善
扎实开展就业促进、住房改善、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民生工作,确保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旧区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扎实推进,近11年累计完成107.28万平方米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征收,基本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地块改造,共有产权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受益面不断扩大,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1978年普陀人均公共绿地仅0.9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只有10.41%。至2017年底,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4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28.11%。社会救助金额从1978年的8.27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9747.85万元,社会救助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普陀区多次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称号。广大居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条件进一步改善。基本形成“一环一园十街镇”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网,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均衡区”。医疗机构由1978年20所增加至2017年的186所,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桃浦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体育惠民设施建设和全民健身工作进一步加强。成功创建市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普陀区多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三次被国家体委授予“田径乡”称号,也连续多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
党的建设工程扎实推进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普陀区委坚持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持之以恒地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不断提升。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修订完善区委工作规则等相关规定,区委的领导决策作用更加坚强有力有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出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相关配套制度,把好干部选拔、教育、培养、管理等环节,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坚持从严监督管理,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逐年提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对人才工作规律的研究,破解人才引进和创新创业政策瓶颈,人才发展和作用发挥的综合环境更加优化。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筑社区党建工作新体制,完善区域化党建平台,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更加明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实施细则精神,全面推进“四责协同”机制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加强审计和巡察监督,推动问题整改,党风政风和民风更加好转。
普陀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