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一个图章”机构设立始末

2018-12-25 16:25:00发布64次查看

叶龙蜚/口述
徐建刚、范永进、谢黎萍、李汉国、黄金平、唐旻红、沈霞、黄啸、龚思文/采访
黄金平、龚思文/整理
改革开放40年,对上海来讲真正起步是30年,差不多是从1988年、1989年开始的。1990年4月,党中央宣布浦东开发开放。但是,大规模启动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其实,在这之前作了很多准备。
“一个图章”机构横空出世
朱镕基同志来上海工作之前,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同志曾经对他说,上海这个地方搞1个项目,100多万美金,要盖100多个图章,这是不行的!要简化审批手续,搞一个“一个图章”机构,以方便外商在上海投资。他反复叮嘱朱镕基,上海的前途就在改革开放上,你去上海要做一些突破的工作;要开放,就一定要把投资环境搞好!
1988年5月12日晚上,朱镕基市长召我去康平路开会,时任市委副书记、副市长的黄菊同志也在场。我后来才知道,这是市外资委第一次预备会议。就在那次会议上,朱镕基指出,“振兴上海的希望很大程度寄托在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这个机构上;要下决心投入力量,把最强的干部调到这个机构来,一下子搞上去,改变上海在外面的形象和信誉”。
那天刚到会场时,我还坐在市仪表局的席位上;我一开始还有个“幻想”,以为我可能就是到外资委做一些协助性的具体工作。突然听到宣布:市外资委由朱镕基兼任主任,黄菊兼任副主任,我担任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还有四位委员,分别是市计委副主任吴祥明、市经委副主任明志澄、市建委副主任叶伯初、市外经贸委副主任陆国贤。朱镕基当选为上海市市长后的第一次市政府办公会议上宣布上海市外资委成立,并于一个月以后正式对外开张!
一看这个架势,外资委规格那么高,我又是主持外资委日常工作的负责人,马上就要筹备起来了,否则就来不及啦!所以会后,我赶紧申请辞去市仪表局局长职务,然后和四位委员立即开始分工协作——吴祥明管项目,陆国贤管审批,明志澄管协调,叶伯初管配套。立刻从市计委、建委、经委、外经贸委抽调人员,组成项目审批部、配套设施部、管理协调部、综合事务部等四个办事部门,综合事务部的负责人请市建委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张沛萍来担任,既管后勤服务等综合性事务又管纪律检查和廉政工作。因为我们要跟外国人打交道,自己“身正”“名正”才能做事呀!
6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锦江饭店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即“一个图章”机构正式成立,并于同日对外开展工作。发布会上,朱镕基市长对外宣传外资委的工作人员将24小时待命,全力做好服务工作;还将我的电话号码当场公布给在场的所有人。当天发布,外资委工作守则是“二十四个字”:“微笑待人,和气生财;有问必答,有信必复;通力协作,高效服务”。我想当天出席发布会的中外人士,一定感受到了新事物带来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印象。
服务至上赢得赞誉
外资委筹备初创之际,我曾向市人大承诺用6个月时间打开工作局面;不出6个月,我们“一个图章”机构还真是“名声在外”了。要知道,我们不仅要打响“外资委”这块牌子,更重要的是要扭转我们上海这座城市以及政府部门在外商心目中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体现出“服务、高效、热情、周到”的行为准则,让外商通过我们这“一个窗口”真正看到我们这座城市的开放和包容。
“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做好“推销员”,让驻沪外商机构尽快认识和了解我们外资委。我大量印制了我们外资委成立的广告、传单,带领同事们来到外资机构和外商办事处集聚的联谊大厦,一家一户地敲门、问询,挨家挨户地拜访、发送。外商一开始还真以为我们是哪个公司推销产品的销售员,几乎每家商户都在问,你们推销的产品是什么?我告诉他们说,我们推销的是上海改革开放的思想和理念;我们来听听你们有什么意见、建议,看看怎么样来帮助你们,更好地为你们服务。请看看我们的资料,有事随时来找我们。有人就问,那你原来是做什么的?我说,我原来是市仪表局的干部,现在就在干这活儿。他们又问,那你是什么级别的,处级有吗?我说,我是正局级。他们惊讶地说,你是第一个到我们这栋楼里来的正局级领导。对于他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逐条归类、整理,逐项研究,并协调有关部门和区县予以解决。与此同时,我们还到区、县去现场办公,建立他们的队伍,每个区县也都有外资办。
其实,不光是我在“推销”,外资委的“一把手”朱镕基市长也是最优秀的“推销员”。1988年6月,他在对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领事介绍外资委的情况时说,如果你们到上海来投资,要找伙伴,找陆国贤先生;投资伙伴找到了,谈判快成功了,要批项目的时候,你们找吴祥明先生;当你们的项目进入实施阶段,要征地、建设,要用水、电、煤气等公用设施,你们找叶伯初先生;你们的项目投产了,如果不能正常生产,缺电、缺原材料等,找明志澄先生。
除了做“广告推销员”外,我们还要为外商做好“后勤服务员”。后勤服务工作都是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小到什么程度呢?我举个例子吧。有家生产小型仪器的德国公司,写信向市长反映工厂旁边垃圾成堆,影响了公司形象。朱镕基市长看到信后立刻批示:“请龙蜚同志亲自处理”。那里属于卢湾区。我过去一看,那个工厂的大门口是一个城市垃圾中转站,垃圾在倾倒和清理运输过程中容易散落在外面。我于是找到了当时卢湾区分管外资工作的副区长周禹鹏,刚巧这个批文他也收到了。他说,老叶你厉害呀,亲自来督办这件小事。我说,这事情是小,但是必须解决的;如果你能解决,你就为上海各个区县做一个榜样,表达出上海改善投资环境的决心,也让外商看到在上海投资的希望和信心。周禹鹏亲力亲为,两个星期以后,工厂门口已经是清扫得干干净净。那位德国商人心中觉得很不好意思,嘴里反反复复念叨,上海办事真的好,区里领导真是重视!我不应该去告状的,即使不告状,你们也会帮我解决的嘛!
我们外资委在办公地点也设立了外商投诉中心,让外商“投诉有门”,无论是在生产经营还是生活上遇到了问题,都可以来找我们,然后我们就会上门服务或现场办公,总之哪里有投诉,我们就去哪里进行解决。
帮助解决南浦大桥筹集资金难题
我们外资委将原本外资审批需要的几十个甚至一百多个图章集合在“一个图章”,又通过“一个窗口”的独特形式帮助解决外商遇到的相关问题。但是,我们的使命不止于此。接下来我就来介绍我们从事的几件人们不太知道的,而且看上去与外资委“没有关系”的“分外之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外资委帮助解决南浦大桥筹集资金难题这件事情。
上世纪80年代末,市委、市政府已经下定决心要在黄浦江上建造南浦大桥,但上海财政十分困难,资金迟迟得不到解决。那年应该是1989年吧,有一天正值午休时分,我和市外经贸委主任沈被章等几位同志一起,坐在中山东一路12号市政府办公大楼夹层的沙发上聊天说话。这时候朱镕基走过来,叹了口气说,唉,建造南浦大桥的钱到现在还没落实啊!外经贸委能不能想想办法?沈被章说,我们外经贸委只管政府贷款,外国政府贷款现在没有一家有这个意向,我们连可以接触的地方都没有。“那么亚洲开发银行呢?世界银行呢?”有人回答“亚洲开发银行我们已经去信表示了意向,他们回信说不考虑,项目需要同时符合要与人权、环保有关等几个条件。”朱镕基坐在那里,沉默片刻,突然朝着我说,“老叶,成立外资委是干什么的?外资委就是:别人干不了的事,就是你们干了!”我说,朱市长,不是我不肯干,我愿意去试试;但是我既没有联系渠道,又没有上级批文,再说我也不能破这个规矩啊。“上海不破规矩怎么做成事啊?都是破了规矩才做成的嘛!你回去想想办法,把这件事解决了!”
我回到办公室后,找到了吴祥明,对他说,老吴,有这么一件事,朱镕基叫我去要贷款的事情,我看我们或许是有点机会的。但是,必须要有人跟我一起,我才能去;所以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你祥明。当时,有许多国际金融机构都想把钱贷给我们,但又受到种种制约。我们中国在亚洲开发银行有位执行董事叫魏本华;通过与他联系以及其他途径,我们了解到人权与环保项目可以成为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的突破口。于是,我们找来两份材料:一份是当年上海黄浦江轮渡口因大雾而发生拥挤踩踏事件的案例和照片;另一份则是关于浦东急需发展的报告;我们带着这两份材料飞去马尼拉。到了那里之后,亚洲开发银行的美国董事、日本董事还有其他国家所有董事,我一个一个去见面,对他们讲,是你们说的噢,人权项目可以支持;我这个项目关系到人的生命,这难道不是最大的人权吗?如果上海再有大雾,这种事情还可能发生;但是如果有个桥,这样的事情不是完全可以避免了吗?出乎我意料的是,我们得到了亚行所有董事一致支持。亚洲开发银行不仅贷给我们2亿元,还给我们出主意,还有2亿元可以把商业银行拉进来参与贷款解决;剩下的4.2亿元,是由上海市政府自己筹集。这样,南浦大桥8.2亿元的建设资金总算有了着落。
上海“窗口”世界瞩目
我们外资委无论是直接参与政府重大涉外项目,制订实施引进外资、利用外资的政策,或者同国际组织与机构打交道,都是上海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机遇和平台。外商也好,国际组织也好,他们找到我们,不仅是找到了“一个图章”,更像是找到了“一个窗口”,从中可以看到上海改革开放的壮阔波澜。
早在朱镕基任上海市市长以前,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就对他讲,我看上海有基础,可以以市长的名义搞一个咨询会议,找一批外国专家做你的顾问,请他们来上海看看,对上海未来发展提些建议;同时也能让世界上大企业集团更多了解上海。经叔平还说,这主意我可以给你出,但事情我没办法帮你做。朱镕基对此表示同意,说,那你推荐个人吧?他就推荐了安达信公司麦克米伦来做(麦克米伦是安达信公司亚太地区的管理合伙人)。说外面就找麦克米伦,我们这里就找外资委叶龙蜚。于是我和麦克米伦两人合作,起草整个市长咨询会议的章程、架构等等。经国务院批准后,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从1989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每次一个主题,聚焦上海经济发展中的一到两个突出问题进行讨论;麦克米伦、经叔平担任会议顾问,我担任会议秘书长(一直到1995年)。至今,市长咨询会议已经成功举办了29次,今年年内将举办第30次,每次都是由上海市市长亲自主持,从不间断,这在全世界是没有先例的。咨询是免费的,贴了钱的,对一个大公司总裁CEO来说,这是很大的承担。他们能够一年一年的来,这就是体现出上海是中国的缩影,而上海市长咨询会议是他们观察上海和中国的一个窗口。
2008年,在走过30年的历程后,上海市外资委完成了历史使命。从打造“一个图章”到打开“一个窗口”,外资委坚持不懈地推动上海高层次、高质量对外开放;与我们这座城市一起,共同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艰难探索和蓄势待发,共同见证了上海振兴腾飞的荣耀与辉煌。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