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佳燕12月25日报道:在今天上午举行的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开馆仪式上,松江区正式发布《加快推进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松江区“江南文化行动”实施方案》,将进一步用好用足松江丰富的“江南文化”资源,发挥松江在民俗民风、名人名作、历史名胜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树立上海之根的文化标杆,为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提供文化自信和精神动力。
根据方案,松江区将打造“一核多点”立体文化空间新布局。“一核”是指以广富林文化遗址为核心,打造人文松江文博精品展示馆、文艺嘉年华、江南题材戏剧(影视)创作研究院等阵地,加紧推进广富林文化遗址整体建设,使之成为展示和体验“上海之根”历史文化和“江南文化”的标志性区域。“多点”是指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推进人文松江活动中心、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二陆”读书台、朵云书院、云间粮仓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串联起一条衔接古今的“江南文化”历史文脉轴,使松江文化空间有突破性发展,彰显“江南文化”特色。
此外,围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方案还提出要构筑g60“江南文化”走廊。将与本市有关高校、社会团体、研究机构等合作,打造“江南文化”基地,集聚力量开展“江南文化”的传承创新研究。联动长三角和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举办“江南文化”高端论坛、江南菖蒲大会、江南古琴艺术展演等各类专题交流研讨展览活动,挖掘g60九城市的文化底蕴,切实打响“江南文化”品牌。
现场,松江区与市文联、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分别签订“江南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江南文化”研究基地、“江南文化”创作基地和“江南文化”展示基地,将联手建设“江南文化”研究发掘展示高地,共同构筑g60“江南文化”走廊,与g60科创走廊同频共振,在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中焕发“江南文化”新的生命力。
2017年5月,松江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发布《人文松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构筑以书香之域、书画之城、文博之府和影视之都为特色的文化名城建设,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下一步,松江区将对标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最高标准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需求,以“艺江南”为主线,深入挖掘松江文化中的江南元素,厘清松江“上海之根”的历史地位,把松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利用好、优良人文传统发扬好、历史文化基因传承好。
(图片来源:韩佳怡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