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第一条新式里弄在哪?爱神花园和爱情有关?他从1843年讲起
2018-12-24 18:54:54发布73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2月24日报道: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你有没有好奇过这些拥有百年历史的建筑有着怎样的历史?上海的第一条新式里弄在哪里?爱神花园和爱情有关吗?日前,作家王唯铭在行知读书会,与读者分享了百年上海建筑的历史、人性和审美。
“所有的故事要从1843年开始说起……”王唯铭表示,某种意义上,1843年11月17日是上海近代建筑的起始点,至今已有175年历史。在这一百多年的悠悠岁月中,王唯铭挑选了以亚尔培坊为代表的新式里弄、以张园为代表的花园别墅、以刘吉生住宅为代表的城市公馆、以跑马总会大楼为代表的城市公共空间这四个个案来展开叙述。
石库门是上海的象征之一,也是上海人民的生活方式的说明之一。王唯铭以一张石库门正立面的照片,为现场观众讲述了所包含的几个要素。首先是两扇黑色的木门,木门中间有一个铜环。“以前老上海人如果进这样的屋子的时候,你不是敲门的,你是要用这个铜环敲打”。其次,木门边上的一圈石条,“我们所说的石库门实际上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石库门的概念,石条”。最后,这个三角在建筑上是山花。
图说:上海第一条新式里弄——亚尔培坊
不过,王唯铭认为,当上海产生石库门升级版——新式里弄的时候,上海的格调和气质就这样呈现了。1920年,亚尔培坊是上海第一条新式里弄。上世纪30年代前后,银行资本推动下,新式里弄进入全盛期,出现了陕南村、上方花园、新康花园、威海别墅、江宁别墅等。
图为1892年的张氏味莼园
讲到张氏味莼园的时候,王唯铭提到,张园一方面符合晚清文人士大夫的东方审美,另一方面又拥有过山车、电气屋、抛球场等等的西方摩登设施而出名,更重要的是,它与黄浦江边的公园不同,对华人开放,因此每天门前都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1897年6月4日,张园推出电光影戏,也就是电影。孙宝瑄在1907年《忘山庐日记》中写道:“初五日,晴……夜,诣味莼园,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群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能作水腾烟起,使人亡其为幻影。
图为爱神花园
刘吉生住宅则是邬达克的代表作之一,整栋建筑的每个细节都意味无穷。1927年设计、1931年竣工的爱神花园,在设计之初,刘吉生的妻子陈定贞对邬达克提了要求:建筑中要体现她对丈夫的“永恒之爱”。花园中最著名的爱神雕像是邬达克特别在意大利定制的,作为一份贺礼赠送给了刘吉生夫妇,是对他们始终不渝的情感的致敬,也是对他们将这样一张不同凡响的订单给他表示的感谢。如今,这里是上海市作家协会。
图为跑马总会大楼资料图
上海在历史的变迁中,一共有过三个跑马场,分别位于河南路、六合路和人民广场。王唯铭说:“第三个跑马场,也就是跑马总会大楼,可以说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它顶部有钟楼,底楼的奠基石是从之前的跑马场搬迁而来,雕有巨大的山花,这些古典主义的山花是非常美妙的建筑语言,也是跑马总会的标记。”
近年来,王唯铭着力于“上海往事三部曲”的写作,完成了《与邬达克同时代》《苏州河,黎明来敲门》和《十个人的上海前夜》三部作品。目前,他正在创作《上海命运三部曲》的写作,从上海历史、文化、建筑等不同主题来多维度叙述这座城市。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