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宝山区将再增加一处产城融合示范区。为使规划结果更加合理,区规土局正在对《宝山区bsp0-2302单元(罗店产城融合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开展公示工作。详细情况与小编一起来关注一下吧。
依据《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要求,由上海市宝山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组织在网站和现场公示,现对《宝山区bsp0-2302单元(罗店产城融合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进行各项公示工作,敬请关注。
1、公示规划名称:《宝山区bsp0-2302单元(罗店产城融合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2、公示网站:宝山区政府门户网站
3、公示现场地点:宝山区罗店镇人民政府(沪太路6655号)
4、公示预告:2018年12月19日至2018年12月23日
5、公示期限:2018年12月25日至2019年1月22日(公示30日)
6、反馈意见截止期:2019年1月23日至2019年1月27日
7、联系人及电话:苏尉尉 56107542 季萍 56591318
公告单位:宝山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
01、区位概况
区位图
宝山区bsp0-2302单元(罗店产城融合示范区)位于宝山区罗店镇南部,北侧为罗店新镇,南侧紧邻顾村镇,是罗店的南门户。规划区紧邻g1501上海绕城高速沪太路出入口,距虹桥枢纽约30公里、上海火车站约20公里、浦东机场约55公里。
02、规划范围
根据《宝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沪府【2012】79号〕,将潘泾路以东区域划出开发边界,因此本次规划范围东至潘泾路、南至g1501上海绕城高速、西至荻泾河、北至杨南路,总用地面积约147.3公顷,并划定近期建设重点区域。其中17街坊、18街坊、28街坊、29街坊(以下称先期开发区域一)四至范围为现状东太路以南、规划抚远路以东、现状抚远路以西、富锦路以北区域,占地面积约25.2公顷。07街坊、08街坊、14街坊、15街坊、23街坊(以下称先期开发区域二)四至范围为东太路以北、现状向东路北延段以东、杨南路以南、潘泾路以西区域和东太路以南规划社区服务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6.2公顷。
03、规划背景
1、区域地位提升对罗店提出新的发展方向与目标
罗店镇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需要罗店重新审视在区域中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统筹区域资源,通过创新转型辐射带动宝山北部区域发展。
2、区域产业发展导向对罗店产业转型提出新要求
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罗店应着重优化完善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挖掘文化特色和政策优势,培育新兴服务业产业集群,增强各类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环境。
3、罗店自身转型需求使规划区成为罗店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在罗店镇域格局已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规划区所处的富锦工业区成为了罗店实现区域定位和发展转型的重要区域,原批复控规以居住为主的功能定位,已无法适应罗店新一轮转型发展要求。
04、原规划情况
原规划土地使用规划图
1、功能定位
依托周围良好生态环境和基地内部特点,建设与北欧特色风貌相协调、形式新颖、具有示范效应的高品质生态社区。
2、建设规模
规划总用地约228.30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65.36公顷。规划人口规模约2.98万人。
05、本次规划修编情况
修编后单元土地使用规划图
修编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1、功能定位
规划区功能定位为青创城、芯罗店——青年集聚的活力新城区、产城融合的转型新示范。以承接区域产业功能,打造青年集聚的活力新城区和产城融合的产业芯引擎为目标,形成以研发办公、公共服务、多样居住为主导功能和以教育培训、康体养老、体育娱乐、休闲旅游为衍生功能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2、建设规模
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47.3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约137.3公顷,规划人口规模约2.5万人。
3、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面积约22.6公顷,主要包括商业服务业用地、文化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和商务办公用地。
按上位规划和技术准则的相关要求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形成地区级和社区级两级配套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以产业服务和研发办公等功能为主的地区级综合服务中心,以生活服务、邻里配套服务为主的社区级配套服务中心。
4、道路交通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面积约32.0公顷,道路总长度约16.3公里,规划道路网密度为10.2公里/平方公里。
规划形成“三横四纵”的主次干路网络体系,并加密支路网,提升路网密度。按准则要求配置公交设施和社会公共停车场,结合道路和绿化网络打造慢行交通体系。
5、绿化水系
规划绿地面积约25.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约15.6公顷,生产防护绿地面积约9.9公顷。绿地系统形成“一轴一廊、一带两环多节点”的绿化景观结构。
规划区内水域面积约10.0公顷,规划水面积率为6.8%。
06、单元规划修编情况
修编后道路系统规划图
修编后绿地系统规划图
07、近期重点建设区域
先期开发区域一图则
该区域总用地面积约25.2公顷,其中三类住宅组团用地面积约7.7公顷,基础教育设施用地面积约0.8公顷,商业办公混合用地面积约0.6公顷,教育科研设计用地面积约3.4公顷,公共绿地面积约4.5公顷,防护绿地面积约1.4公顷,道路用地面积约4.8公顷,水域面积约2.0公顷。
开发规模总量约28.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含动迁安置房)建筑量约15.8万平方米、商业办公建筑量约1.0万平方米、研发办公建筑量约10.6万平方米、基础教育设施建筑量约0.8万平方米。
从整单元公共服务设施整体统筹的角度考虑,区域内为满足居民日常所需的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由该区域外北侧距离约500米的社区邻里综合服务中心解决。
先期开发区域二图则
该区域总用地面积约16.2公顷,其中三类住宅组团用地面积约5.2公顷,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约0.4公顷,基础教育设施用地面积约2.8公顷,公共绿地面积约0.8公顷,防护绿地面积约1.8公顷,道路用地面积约4.4公顷,水域面积约0.8公顷。
开发规模总量约13.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量约10.4万平方米、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量约0.8万平方米、基础教育设施建筑量约2.4万平方米。
从整单元公共服务设施整体统筹的角度考虑,区域南侧的社区邻里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承担为整单元东侧区域居民提供配套服务功能,以满足居民曰常生活所需的综合配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