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市级试点!区级重点!松江这三处将慢慢改变

2018-12-24 5:41:04发布66次查看
  海绵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特征。通过统筹协调给排水、园林绿地、道路等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性,形成绿灰结合的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市住建委最新公布16个市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包括松江南部新城试点区。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建设类型涵盖“渗、蓄、滞、净、用、排”等六方面。通过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市级海绵城市试点
南部新城试点区内、外配套道路设计均已纳入海绵城市元素设计;综合管廊一期正在建设中,其中玉阳大道段将设置初期雨水仓;公建配套项目正在方案设计。
面积:10.1平方公里
松江重点建设试点区
除了南部新城,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以及广富林郊野公园和文化遗址,为松江区海绵城市重点建设试点区。包括绿地系统、道路与广场系统、水务系统、海绵建筑与小区等项目的规划和建设。
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作为松江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先行区,在设计过程中也积极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应用了不少“海绵城市”的元素,包括透水道路、景观透水园路、生态护岸以及雨水花园等。
无机透水混凝土市政机动车道:茸吉路(茸德路—茸凯路路段)车行道2017年9月初建成并通过三方验收。
图为茸吉路
商务区公共绿地的景观设计中一些园路采用了透水铺装,确保雨水快速下渗,防止路面积水。雨水通过透水面层和大孔径的基层由上至下,再通过软式排水管排入就近的雨水井。譬如彩色透水混凝土面层材料就在五龙湖及环河景观带的园路中均有所运用。
五龙湖二期已建成透水混凝土路面
商务区内的河道护岸采用多种护岸形式且均为生态护岸,提高了水体的蓄排能力及河道的生态净化能力。黄渡浜护岸工程采用直立式多孔型生态护岸结构,与传统护岸相比,可使水中造成不同的流速带,形成水的紊流,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有利于鱼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的生存,重建良性循环发展的生态系统。
商务区内五龙湖景观项目中沿路建有多处区块式的雨水花园,通过种植灌木、花草,形成小型雨水滞留入渗设施,用于收集来自地面的雨水,利用土壤和植物的过滤作用净化雨水,暂时滞留雨水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是生物滞留设施的一种。
园区内外浜街、茸悦路部分路段的行道树安装了新的生态树穴盖板——雨水分散-渗透系统,该装置不需要人工管理,只要在树木四周的地面加盖上保护板,在下面有一个系统,有水桶可储水,有管道可流水。树木在雨天时既可实现自我蓄水存水,又可实现渗水,调节土壤湿度,改善树木生长环境,而在干旱缺水时又能将储蓄的水渗透到树根,补给所需,实现自给自足。
广富林文化遗址建设以及广富林郊野公园(一期)道路建设和水系整治均在积极建设中。
此外,在今年的松江区58个旧街坊整体改造工程中,因地制宜,融入海绵城市设计元素,包括小区道路、活动广场、停车位改造的透水铺装、雨污水分流改造等措施。
据了解,松江区拟将泗泾江川二村打造成为全区唯一一例“海绵小区”。8月初正式开工,目前已经完成。江川二村作为上海市首批试点的“海绵小区”,改造充分融入海绵城市设计元素,除了停车位,活动广场等也进行了透水铺装,真正做到小雨,人行道不湿鞋;大雨,车行道无积水。
海绵城市项目的建设可有效改善区域河湖水环境、消除积水易涝区、提升防汛安全、提高城市绿地的蓄水净化功能。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