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邢蓓琳)今年9月,静安区居村委会成功换届。走马上任的新一届257名居委会主任中,有101位是新任主任,其中不乏社区工作“小白”。无法快速熟悉所在社区的概况,不熟悉居委会工作、相关政策,对身份、岗位转换的无所适从……一系列工作困惑,让这些新手难以心安,更难以找到工作的切入点。为了扶持这支“101团队”走好入职的第一段路,区民政局和区居委会工作研究会共同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本“工作说明书”——《新任主任100天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是在彭浦新村街道《新任书记主任100天工作指南》的基础上,针对101位新上任居委会主任制作的调整升级版。在新一届居委会主任培训上,每一位新上任主任都收到了这本“入职指南”。新上任主任小沈过去一直在企业工作,是名副其实的社区工作“小白”。居委会主任究竟该做些什么?什么样的主任才能被居民认可?他坦言,自己内心十分忐忑。在听取了“老法师”的经验传授,尤其是通读了《指南》后,小沈松了一口气,“拿到书的第一时间,我就把《指南》翻了一遍,掌握了不少新知识,最重要的是了解了履新100天里,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感觉心里有谱了。”
翻开这本只有70页的小册子,记者看到,《指南》从社区工作整体视角出发,开门见山地介绍了静安区经济发展、历史人文、城区建设精细化管理以及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概况,并概要呈现了社区工作的主要任务、治理体系架构等,这些正是很多人“知道”但“说不出来”的基础内容。此外,《指南》还专门为新任主任列出了履新首日的参考日程表。在进入社区的途中,可以沿路观察社区的绿化、安全通道、建筑分布、小区人群、公益设施等,快速了解社区全貌;与上一任主任交谈、与居委会成员相互自我介绍;学会使用工作账号……这些经验之谈和“软知识”,让《指南》变成了一本相当有趣实用的“工作宝典”。
《指南》设计者郭云云告诉记者,《指南》就是一本为新上任主任量身定制,提供系统性、指南性理论框架,而且方便随时翻阅、查看的工具书。它重在引导新任主任梳理自身社区信息,并结合主任的岗位职责、主任特质及能力要求,在短期内快速掌握业务知识。对于已经有一定社区工作经验的主任,也能够温故知新。虽然已经做了一年的社工,小吴对于一些业务事项还是有些懵懵懂懂。这次,她跟着《指南》建议的100天工作节奏,老老实实地“刷”知识,提升实战战斗力,将业务知识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了更加方便记忆的规律,关于主任工作的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遵循这套书的规律,认真研读,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会变得更快更牢固。”小吴这样说道。
作为《指南》的核心部分,“上任百日行动”采纳了彭浦新村街道《新任书记主任100天工作指南》的内容,通过对当了十几年主任的“老法师”、刚上任三年的“年轻人”等数十位书记、主任的深度访谈,结合他们在刚上任100天时遇到过的问题和困惑,将新任主任入职的前100天划分为模糊阶段、上任第一天、学习阶段、适应阶段和发展阶段共五个阶段,分别给出具体的行动计划和细致的实用建议,帮助新任主任快速提升工作水平,掌握实战技能。每个阶段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突出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和突出作用。据郭云云介绍,《指南》一方面立足新任主任上任100天的第一天、学习阶段、适应阶段、发展阶段等不同阶段,提供“1+3”阶段任务表,方便新任主任进行百日复盘,另一方面细化居委会主任100天的工作内容,关注基础性、必要性工作,设计形成层次性、准确性的量化指标,为新任主任自测、自评、自查提供多维测评依据。
此外,《指南》还特别针对居委会主任面临的社区实地走访、利益方接洽、矛盾调解、风险应对等多方需求,设计并绘制了形象化的图示以及示意图、流程图、矩阵图、案例说明等20张实用性表单,尝试为新任主任顺利完成身份角色转换、“上岗”任职提供借鉴思路和易于操作的实践方向。
记者从区民政局了解到,未来,区民政局将继续联合区居委会工作研究会,结合新任主任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指南核心部分,并进行跟踪调研和探索研究,推动居委会工作逐步实现服务和管理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并走向服务专业化、治理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