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 (记者袁玮)药房也开始评五星级了。今天,徐汇区举行首批区级标准发布仪式,涉及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公共管理三大领域的10项区级标准正式发布,像“绣花一样精细”地管理城区。
涉及公共服务领域的有4项区级标准,徐汇区努力提供精细暖心、灵活便利、多元复合的城市服务。其中,《“邻里汇”建设和运行管理规范》的标准对邻里汇的布局、建设、运行、管理要求等予以明确,如明确构建三级联动新体系:以15分钟生活圈为半径,在每个街镇建成1-2个邻里汇的基础上,向上延伸建设1个区级邻里汇,打造邻里汇“旗舰店”;以5分钟生活圈为半径,分批建好304个居民区邻里汇,实现“一体多元、一网覆盖、全时响应、全区联动”。在场所设置上,该标准除要求以橙色为外观标志色外,对内部空间的装潢和布置、家具的选择未做硬性规定,强调的是“应体现家庭式的整洁温馨氛围”,避免“一刀切”式的审美,让标准也有了“人情味”。
图说:《“邻里汇”建设和运行管理规范》的标准对邻里汇的布局、建设、运行、管理要求等予以明确。徐汇区宣传部供图
在《公共文化配送工作服务规范》中,徐汇区文化局将原本散乱的项目整合为文艺演出、艺术导赏、展览展示、培训辅导和特色活动5大类型690个项目,并且明确可以通过“徐汇公共文化配送平台”选单、点单、接单、评价的一条龙掌上点餐服务,实现群众“我要看”“我来选”“我来评”的文化需求。
被媒体称为“网红行政服务中心”的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此次出台了《行政服务中心零差别受理综合窗口服务规范》和《行政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服务规范》2项标准,为做优“一窗综办”服务体验,打响“一网通办”服务品牌再添砝码。《零差别受理综合窗口服务规范》对从综合收件到统一发证的每一环节,对前、中、后台的工作职责、分工及流程每一细节,都予以明确规范,为实现“一网通、一窗办、一次成”提供了标准保障。《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服务规范》则针对政务服务“机器换人”的特点,通过明确软硬件配置和12项功能运维管理,构建了智能化服务的支撑体系;通过明确涉及29个部门654项政务服务内容和要求,形成标准化服务的保障机制;通过明确服务人员配备和管理,筑牢一体化服务的人才基础,以标准全面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便捷度、体验度和满意度。
面对街面上规模不一、店招各异的药房,到底选择哪一家?徐汇区市场监管局编制的《药品零售企业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规程》让药店的监管和公示有了一把毫厘分明的标尺。该项标准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的9大块176条检查内容,按类别整合归纳为资质与人员、采购与验收、药品陈列与储存、药品销售、计算机管理系统、药学服务6大板块,也更具操作性,执法人员可以按需查询,快速找到特定的检查项目,可谓是有效提高药品监管效率的“宝典”。此外,这项标准首创药房的“星级管理”,根据执法人员动态检查结果量化评估,将药房分为5个星级,只有零缺陷的药房才能被评为五星药房。市场监管部门将对一、二星药房加大监督力度,对评定为五星的药房则确定较低的检查频次,实现监管资源最大化。在评出星级药房后,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将统一制作公示牌,张贴在药店显著位置向社会公示。国大药房总经理姚军坦言:“标准共有176条,逐项标准更清晰了,如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用什么隔断也有了明确要求。标准对我们企业而言是把‘双刃剑’,星级亮牌既是对规范优质药房的认可,也是对管理水平较差药房的鞭策,倒逼我们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自身的服务管理水平。”
城区的品质品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座城市的繁荣和活力,徐汇区今天出台标准中就有4项涉及公共管理领域。区绿化市容局编制的《风貌区景观照明管理规范》填补了景观照明管理相关法规的空白,充分考虑衡复和龙华历史风貌区域的特点,创新推出“六应当、四不宜”的设计原则,注重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实现文脉的延续和可读,同时提高一个城区的辨识度。如标准中明确“应宜采用地面、低空、高空等不同层次的照明方向,丰富功能照明的空间美感和人性化设计效果,与周边环境、建筑风格、历史文化肌理相适应”。在古刹龙华寺,它的光效要求庄重肃穆,符合龙华风貌区历史宗教底蕴;在衡山路商业区,照明效果着力体现出现代感和人文气息;而始建于1924年的武康大楼,由于有居民居住,通过科技创新、设计创意、智能控制来凸显夜景特色,既不破坏历史文化风貌,也让居民在这样的灯光中感受到生活的舒适度。
徐汇区建交委编制的《工地围墙建设与管理规范》则个性化定制了不同道路区域的围墙设置方案,比如,对人流量较大、商圈周边的徐家汇天桥工地的围墙,着重增加景观段,并建议使用灯箱广告;对人流量较少且道路宽敞的滨江工地,着重景观段与宣传段的等比例配比;对人流量较少且道路较窄的华泾工地,适度降低景观段、增加墙体段比例。因地制宜的设置方案,使不同道路段的工地在墙体设计上更好地融入城市整体景观,用一道道绿色、生态的工地围墙,让可能影响城区风貌的“不和谐音符”一跃成为一处处靓丽的新景观。区建交委主任罗鹏翀说,徐汇区是工地数量最多的中心城区之一,过去工地围墙考虑的大多是设置者本身,现在更多的是想到对周边人的影响。“比如我们要求工地大门只有两种打开方式,横拉和向内开。”
房管局编制的《老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规范》将老旧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细分为五个星级,涵盖综合管理、清洁卫生、秩序维护、绿化养护、设施设备维修保养五大板块,建立健全三级指标体系,既涵盖全市要求的“规定动作”,又融合了具有徐汇特色的“自选动作”。与以往相比,该标准更加强调兼容性、精准性、适用性、综合性及长效性,对老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持续规范、物业行业服务标准建设不断完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徐汇区区长方世忠表示,徐汇区充分发挥全市首批区级标准试点区的先发优势,推动建立具有徐汇特色、体现徐汇水平的社会治理“标准化 ”战略体系,力争将标准嵌入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不断提升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