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法院“司法拘留矛盾化解室”助力攻坚“执行难”
2018-12-20 11:39:56发布72次查看
据宝山区消息:“范法官,我们想通了。我们马上联系家人,尽快还钱。请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吧”。一起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徐氏姐弟两人在被司法拘留十天后,通过宝山拘留所“司法拘留矛盾化解室”向上海宝山法院执行局执行法官打了电话,表示愿意积极履行法律义务,并对执行法官和拘留所管教人员的耐心开导表示感激。
徐氏姐弟的父亲徐老先生与陈女士系再婚夫妻。2012年,徐老先生死亡后,留下位于宝山区房屋一套。2017年,陈女士将徐氏姐弟诉至法院要求对房屋进行析产继承,房屋归被告徐氏姐弟所有,徐氏姐弟支付原告陈女士房屋2/3的折价款。经审理后,上海宝山法院判决宝山房屋归徐氏姐弟,徐氏姐弟支付继母陈女士折价款122万元。一审判决后,原被告双方均未上诉。然而,案件生效后,徐氏姐弟却迟迟不向继母付钱,陈女士无奈向上海宝山法院申请执行。
上海宝山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查明,徐氏姐弟根据判决获得了房屋产权后,竟已偷偷出售房屋。手拿着210万元房屋出售款,却拒不履行付款义务。基于徐氏姐弟上述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情形,上海宝山法院依法对两人进行了司法拘留。在送拘过程中,执行法官再次向姐弟两人释明了关于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和制裁措施。在姐弟俩被拘的宝山拘留所内,“司法拘留矛盾化解室”的联络员多次劝说开导、分析利弊。经执行法官同意,拘留所为徐氏姐弟提供了与家属联系的机会。
被司法拘留十天后,徐氏姐弟两人终于幡然悔悟,给执行法官打了一个电话。两天后,姐弟俩的家属将全部执行款送至法院,案件执行完毕。
据了解,为提高司法拘留效果、合力化解“执行难”,早在2014年7月,上海宝山法院即与区公安分局拘留所联合组建了“司法拘留矛盾化解室”。在司法拘留人员入所前后,执行法官与拘留所联络人及时沟通信息,及时掌握被拘留人员的动态,确保拘留和矛盾化解工作顺利开展,必要时还会邀请区司法局、相关街道、镇司法所及被拘留人所在单位及其委托代理人、亲友等共同参与释法说理,充分运用社会力量进行矛盾化解。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