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时间短了、效率高了 嘉定这个地区的急救能力提高了

2018-12-19 18:11:58发布63次查看
  “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以往嘉定安亭南(黄渡)地区,因为缺乏相应的急救站点,每当市民拨打120时,救护车只能从嘉定新城、江桥或安亭的站点调派,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往往需要十七、八分钟,等待时间较长。正因为这个“短板”问题,容易造成求助者“抱怨”,轻则遭到投诉、重则就可能危及生命
今年大调研大走访开展以来,嘉定区卫计委针对各方意见与建议,结合2018年“全市新建7个医疗急救分站”市政府实事项目,对安亭南(黄渡)地区的医疗急救分站相关改造、配置,进行了研究落实。
经过2个月的施工改造,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安亭南(黄渡)急救分站,已于11月投入试运行。
今后,该地区3.5公里服务半径内平均急救反应时间,最快将缩短至10分钟以内,为周边居民日常急救及突发公共事件救援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
为何选址绿苑路419号?颇有讲究
黄渡核心区域,毗邻同济大学嘉定校区、黄渡中学、黄渡小学,服务人口密集,约达8.45万人。区域内有沈海高速、曹安公路、嘉松北路等交通要道。
选址时,曾考虑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中心用地紧张,交通也没现址便捷。绿苑路419号,地处交通要道,急救车出发后,可快速转运至瑞金北院、嘉定区中心医院、安亭医院等。但此前,这里是一家饭店,几经调研走访,最终在区卫计委与安亭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饭店租赁方的多次协调下,餐馆得以“华丽转变”用作建设急救分站。
人员、车辆等配置如何?皆是“高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稳定的医生队伍、车辆设备数量的增加和性能标准的提高是确保院前急救顺利开展的必要因素。
经前期区卫计委人事科与区人社局沟通交流,根据“市府实事”推进急救分站基础建设要求,增加急救人员编制。近期招聘15名急救员充实一线工作人员队伍。
分站配有2辆高性能底盘救护车、4组12位120急救人员24小时随时待命。无论是急救分站还是救护车,都是“高配”。
新建急救分站,除了统一配置标准办公设备,通信调度系统外,另设了一间休息室,四张床确保“生命守护者”们可以得到及时休息。
救护车辆上,抢救设备、诊疗设备、搬运设备、监控及信息传输设备等一应俱全。配备自动心肺复苏机、监护除颤仪、斯赛克担架、楼梯担架、呼吸机、可视喉镜、实时生命体征传输系统、车载视频系统等设施。其中,通过实时生命体征传输系统,120与全区医疗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将救护车上心电图等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同步传输至医院,实现院前院内智能化衔接,精确把握黄金救治时间,为更多生命争分夺秒。
三年五个急救分站,密织嘉定生命救护网
近年来,嘉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本区院前医疗体系建设,相继出台了《嘉定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方案;区卫计委积极协调抓落实,开展专项调研、委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区内新增急救分站、所需人力、车辆配置进行测算,最大范围内提高急救服务效率,并召开论证会、征求意见会、规划编制会,制定了嘉定区院前急救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区内原有7个急救分站,“十三五规划”新增建设9个。
今年1-10月份的统计显示,区医疗急救中心共救治2.72万人次,同比上升10.71%,完成各类医疗保障313车次,同比上升50.48%,处置各类突发事件262起,同比上升28.43%。
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分站建设一览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