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吗,进口博览会期间,外滩那美轮美奂的灯光秀?而上海的地标性游览项目——浦江游览,人气也是节节攀高。“通过两年的努力,原来混乱的市场得到了初步整治。我们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至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级旅游精品项目,让其真正成为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靓丽名片。”上海市交通委航运处有关人士如此说。
“目前经营浦江水上旅游的7家公司全部处于盈利状态,今年的浦江水上旅游人次有望达到360万。”浦江游览集团公司市场总监洪朝晖告诉记者。由于市场经营环境得到改善,企业摆脱了“低价竞争”的局面,提升自身软硬件有了动力。
一直以来,浦江游览同质化现象严重,如何在这种经营环境下“杀”出一条“血路”?“差异化服务成为业内的共识。目前,除了常规的精华游外,从2016年开始浦江游览出现了餐船游、吴淞口航班游以及包船服务等多种形式,以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不断推出不同的服务内容和形式。”洪朝晖是这样来分析目前的浦江游览市场出现的可喜情况。
记者了解到,目前有4条船提供餐船游服务,吸引了一批比较高端的客户群。随着市场转暖,船公司不断加大了更新改造船舶的力度,除了投资5000余万新建的“水晶公主号”外,浦江游览集团公司斥资1700余万对“龙船”进行改造,投资1600多万改造的“君子兰号”游船也投入营运。
按照浦江游览行业“星级”评定标准,上海市的浦江游览市场将出现一批符合四星和五星级的高星级游览船、码头和售票点。“两岸火树银花,江上泛舟眺望”将成为上海市民生活方式和来自四方游客的一种旅游必选。也将成为有口皆碑的上海旅游品牌。
想当年,改革开放的“一夜春风”,吹生了上海浦江水上旅游。1979年,一条由双体客轮改装的游船开始了浦江游览的“处女航”,上海市市民和游客能够第一次从黄浦江上看外滩的万国建筑群,立即引起了“轰动效应”。一夜之间,从金陵东路到新开河之间的中山路上开出了多个浦江游览码头,游客纷至沓来。
然而好景不长,1990年,随着外滩综合改造工程的开始,游览码头关闭的关闭,动迁的动迁,加上道路半封闭,让游客无法找到游船码头,游客量呈断崖式的下降。
“想参加浦江水上旅游吗?我来带路。”第一批“带路党”悄然而生,加上当惯了“坐商”的游船公司没有适应市场的变化,以浦江旅游为生机的“黄牛党”应运而生。
“靠船吃船”的“黄牛党”通过各种手段与游船公司的部分人员内外勾结,“通过‘飞单’等手段,利用散客票与团体票之间的差价,赚取巨额利润。用‘行业红火、企业亏损、个人发财’来形容当时浦江旅游行业的境况是最合适的。”一位谙熟当时情况的业内人士如是说。
企业面对这种情况,缺乏及时应对的措施,相反“拱手”让出了销售市场,为了揽客,消极的采取削价竞争的“血拼”销售模式,最后造成“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局面。
“黄牛党”独霸市场、游船公司步步退让。上海浦江游览行业一蹶不振,游客成为任“黄牛党”“宰割”的“羔羊”。针对被游客长期诟病和严重干扰市场的“黄牛党”,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决定,从2013年8月26日起,将所有的黄浦江旅游航班,无论散客,还是团队,无论网购,还是包船,没有例外,全部纳入售票平台统一出票,且采取了平台“款进票出”和码头“检票上船”的严格措施,在码头设置视频监控装置,杜绝码头工作人员与“黄牛”勾结。
到2017年4月,一个有船公司、码头等多方参与的“浦江游览服务公司”成立,进一步拓展票务经营、航班调度、码头运营、市场营销、品牌推广、资源整合等综合功能。
围绕“本土第一、世界精品”的目标,上海市交通委等部门通过制定岸线综合利用规划,优化调整沿江岸线功能,统筹协调休闲旅游、越江交通和公务码头等岸线资源,加快建设世界级滨水活动区,为今后浦江游览新航线、新产品的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全面实施游船和码头美化工程。对45公里贯通范围内的码头和浦江游览船的站容站貌、船容船貌进行全面升级改造,34艘游船进厂油漆翻新。
随着上海打响旅游服务品牌战略,打造浦江游览世界级品牌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据上海市交通委航运处的资料显示,自2016年行业整治工作以来,整个浦江游览行业呈向好发展的趋势。由于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各项“利好”的消息,市场发展得到了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