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以下简称《浦东2035规划草案》)面向市民公示。规划草案聚焦发展模式、发展能级、发展空间和发展品质等重点问题,展示了浦东2035年的美好蓝图。
《浦东2035规划草案》新增金桥为浦东新区未来的城市副中心,2035年的金桥是什么样呢?答案就在浦东2035规划草案中,接下来就请跟小编一起到其中寻找“金桥2035”元素吧!
《浦东2035规划草案》六大发展战略中,提出“辐射带动、协同融合”,强化新区内部联动发展,促进陆家嘴金融城与张江科学城“ 双城联动”。强化张江科学城、外高桥保税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及浦东枢纽等重点功能区与街镇的联动发展;提出“全域统筹、城乡融合”,促进产城融合,克服产强城弱不足,新增张江和 金桥城市副中心,促进园区向城区转变,强化开发区与街镇联动发展。
第二部分 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
《浦东2035规划草案》空间体系,区域协同提出“统筹新区内部联动发展”。强化新区内部重点功能区域之间的联动发展,强调以信息化为引导改造高桥老工业基地、 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康桥工业区,形成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借力张江、金桥、川沙城市副中心建设,强化主要开发区与街镇的联动发展。加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浦兴、沪东、金杨、金桥、曹路等街镇的联动。
《浦东2035规划草案》公共中心体系提出形成由城市主中心、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构成的“1+5+21+x”的四级公共中心体系。规划形成5个城市副中心,包括4个主城副中心和1个新城中心, 新增金桥城市副中心。
金桥城市副中心,定位为以商务办公、文化休闲、会议展示、创意研发、生态游憩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副中心。聚焦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完善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提升,重点植入文化艺术、体育休闲、创意研发等服务业功能。
金杨地区中心,主要服务金杨新村街道、沪东新村街道和浦兴路街道,是以商业服务、休闲娱乐为特色的综合型地区中心。以轨道交通6号线金桥路站为核心,重点加强生产性服务功能建设,提升完善地区综合服务配套能力。
《浦东2035规划草案》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战略提出“全面增强科技创新竞争力”,以圈层梯度模式引导产业布局。在内环线至主城区,以世博前滩地区、张江科学城、 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外高桥保税区、国际旅游度假区为重点,积极培育科技创新、先进智造、商务贸易、航运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
提升商务设施集聚度,以中央商务区及城市副中心为核心,依托主城区“十”字形发展轴和公共活动中心形成若干商务集聚区。重点打造陆家嘴-世纪大道、世博前滩地区、花木-龙阳路城市副中心、张江城市副中心、 金桥城市副中心、川沙城市副中心、南汇新城中心、国际旅游度假区、浦东枢纽等商业商务集聚区,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空间。
强化城市副中心的全球城市专业职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副中心。金桥城市副中心围绕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形成服务智造的城市副中心。
住房布局提出中心城住宅主要布局于包括滨江地区居住片区、沿江街道居住片区、金桥-外高桥居住片区、三林-北蔡-花木居住片区、张江居住片区。严格控制中心城新增住房建设规模,重视存量更新改造,优化和完善居住环境、设施配套与交通支撑,新增住房以中小套型、租赁性住房为主。
文化设施提出规划21处城市级文化设施,其中新增设施一处位于金桥城市副中心。
体育设施提出规划9处城市级体育设施,包括综合性体育中心、单项体育场馆和保留2处,新增7处,新增设施位于川沙、张江、金桥城市副中心及南汇新城国际未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