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小社区大变革:发现身边的消失和新生

2018-12-18 12:27:18发布61次查看

据长宁区消息:改革开放40年,在上海这座城市最小最活跃的细胞——社区里,消失和新生几乎从未间断。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立的第一个居委会梅芳里,因旧城改造、动拆迁曾一度被撤销,但因这个名字本身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又重新被挂牌;上世纪90年代,曾经垃圾遍地、路面坑洼、车辆乱停等一派乱象的虹储小区,因一个人的到来,开启了一段蜕变之旅;从棚户区到外国来宾参观地,如今在城市微更新中再焕新颜,蕃瓜弄的居民历经时代浮沉……同一个地点,同样的角度,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场景,时代赋予社区新生的同时,消失的事物便成了大家的记忆。
  虹储小区:一个问题小区的华丽蜕变
  走进长宁区虹储小区,像是走进了一个美丽的花园:道路整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清静惬意。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带领下,虹储小区结出了累累硕果,早已成为长宁乃至全市基层党建的一面旗帜。而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花园小区,曾经是垃圾遍地、路面坑洼、车辆乱停的一派乱象?1990年,随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国萍的到来,让虹储开启了一段蜕变之旅。
  朱国萍回忆,当时的虹储小区共有大楼62幢,90%是系统自管房,分别属于三家单位,每天有4辆巴士和2辆面包车出入小区接送居民,小区道路因此变得坑坑洼洼。加之有不少做生意的居民将三轮车长久放置在绿化带上,导致绿化受损严重。面对这样个烂摊子,朱国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搞卫生。
  1994年,经过两年的努力,虹储小区就成为了长宁区文明小区,那时的朱国萍又有新的思考:小区在职党员比较多,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使小区面貌再上一个台阶,争创市级文明小区。
  不过也就是此时,小区正有一大批居民面临下岗,从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老百姓下岗了,连饭都没得吃,还怎么搞文明小区呢?面对这一难题,朱国萍心想,这个关键节点,老百姓最需要的就是帮助,而居民区党总支就是他们坚强的后盾。为此,她想到联合周边的共建单位,为下岗居民谋得再就业的机会。
  就这样,一方面争创市级小区,一方面解决下岗居民的再就业,虹储小区经历了一段比较艰辛的历程,但有苦就有甜,1996年,虹储小区成功创建成为市级文明小区。
  1998年,虹储小区作为长宁区区委推广的新型居委会之一,开始探索凝聚力工程。名为时间储蓄银行的志愿服务模式在虹储起步,旨在鼓励社区居民发挥各自特长相互帮助。
  就是这样的一点点努力,一步步创新,虹储小区的面貌简直像破茧成蝶一样,完成了内外兼修的蜕变。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