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校外教育协会召开“校外教育项目课程指南编制工作汇报会”
2018-12-17 14:33:00发布393次查看
近日,上海市校外教育协会在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召开了“校外教育项目课程指南编制工作汇报会”,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王荣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中国社会学会原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法律政治系教授吴铎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并对指南编制工作进行了指导。
课程建设是校外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本市校外教育机构对科技艺术等培训班和兴趣小组进行了积极探索,使其课程内容逐渐系统,课程实施更加优化,一些新兴的具有较高科技艺术含量的项目,在现代课程理念指导下不断开发,形成了一批生动丰富的课程教材资源。然而,从整体而言,校外教育的课程建设还存在封闭、碎片化、低水平重复、创新性不强、选择性不足等问题,还需要加以提升。目前在校外教育机构中,还存在着将学校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生搬硬套至校外科技艺术等培训中,无视两者在教学对象、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抹煞了校外教育所固有的特质和规律,制约了校外教育的发展,不利于校外教育培训质量的提升。
缺失像学校课程标准那样的纲领性要求对教材编制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规范是造成校外教育课程建设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多年前市校外教育协会联手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在市教委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青少年校外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的配套课题《上海市校外教育项目指南和资源包开发研究》中提出了编制校外教育“项目课程指南(对应学校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拟研究探索一套校外教育培训的项目课程指南,梳理校外教育培训的基本要素、科学规范校外教育培训的评价导向,以利于引导校外教育培训健康持续发展,提升校外科技艺术等培训质量。
项目课程指南的编制将采取分步实施,由点到面,协会首先选择了舞蹈与创造发明两个艺术科技项目进行编制,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推进,全面展开。在校外教育项目课程指南内容上将突显几个特点:一是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二是体现校外教育的特质和规律;三是体现互联网时代的高新科技;四是体现基于培育学生项目核心素养的评价机制。
汇报会由原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凌同光主持,上海市校外教育协会会长卢晓明作了校外教育项目课程指南编制工作的介绍,胡蕴琪、葛志伟分别就舞蹈和创造发明两个项目的编制工作进行了汇报。领导和专家们仔细地听完汇报,对校外教育项目课程指南编制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颇具价值的建议。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