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全长约57公里;嘉兴境内约30公里;车站数量约10个;总投资估算约200亿元;起点为嘉兴市,经嘉善、枫泾、新浜至终点松江南站……
8月31日,嘉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沪嘉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招标公告》,对沪嘉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预可行性研究进行公开招标。
招标公告称,沪嘉城际轨道是嘉兴市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加强与上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交通举措。沪嘉城际轨道交通走向位于既有沪杭铁路、沪杭高铁之间。起点为嘉兴市,经嘉善、枫泾、新浜至终点松江南站。线路全长约57公里(嘉兴境内约30公里),车站数量约10个,总投资估算约200亿元。本次招标为项目预可行性研究编制。
也就是说未来沪嘉两地出行将更为便捷。
预可行性研究啥是预可行性研究?为什么要进行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包括技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及系统工程学等,对一项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综合科学。
所谓预可行性研究也称初步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机会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方案进行的进一步技术经济论证,对项目是否可行进行初步判断。
预可行性研究是为建设项目能否立项提供决策咨询,可行性研究是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两者的目的都是为建设前期提供立项和投资决策依据。预可研报告和可研报告的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掌握资料详细程度不同,前者内容深度较浅,后者内容深度深。
按照我国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程序,分为投资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扩初设计等。每一个阶所做的工作深度,投资预算的误差都有不同的要求。预可研阶段即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成品为项目建议书。
“一号工程”对沪嘉轨道交通项目,嘉兴市民可谓期待多年。
“力争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建设规划报批、项目立项、工程可研等工作。”8月10日,在嘉兴市轨道交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揭牌仪式上,嘉兴轨道公司董事长沈兰冠曾作出上述表态。
早在2017年,嘉兴就已委托铁四院和上海城规院开展了沪嘉城际轨道对接规划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今年以来,嘉兴又与上海市发改委、交通委进行了对接沟通,两家单位对嘉兴提出的有关意见建议总体表示认同,认为近期考虑新建嘉兴至松江城际轨道,终点进入上海松江枢纽,延伸进入上海市域铁路网,具有合理性,原则上表示支持,并建议深化近期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做实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另外,嘉兴还与上海市规土局,金山、松江两区进行对接交流,上海市规土局和两个区对于近期方案总体支持。
目前,两地在通道走向、制式选型、近期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共识。沪嘉城际轨道项目已纳入《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嘉兴市委市政府也明确将沪嘉城际轨道,作为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的“一号工程”,全力加快推进,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未来,沪嘉两地居民有望在松江南站进行城际列车与上海地铁的零换乘,此举也突显了嘉兴融入大上海,建设网络化田园都市的目标。
在6月20号举行的嘉兴市全面接轨上海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讨会上,轨道交通引起嘉宾热议。不少嘉宾认为,嘉兴和上海轨道交通的对接,将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发展方向。嘉兴方面的嘉宾希望,在沪杭铁路和沪杭高铁的基础上,增设嘉兴到青浦、松江,或到金山的更多轨道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