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努力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
2018-12-11 11:33:59发布45次查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以来,松江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紧紧围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坚持严字当头、依法严管,做到源头严防、进程严管、风险严控、违法严处,确保全区人民“舌尖上的安全”。今年1—11月,全区监督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3万户,主要食品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98.1%。全区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继续保持有序、可控、稳中向好态势。
松江把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区及开展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治理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今年32项重点工作之一,实行党政同责加强食品安全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早在今年初,区政府就与18个街镇(开发区)、12个委办局签订“军令状”。
聚焦隐患,狠抓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治理,区委书记程向民作出批示:“全区动员,攻坚决胜,依法、铁腕、长效抓好无证照食品经营治理工作。”区长陈宇剑不仅作动员部署,还督办治理情况。松江区形成“每月抓推进,每月抓督办,每季抓考评”的运行机制,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打了一场人民群众充分参与的攻坚战、歼灭战。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消除无证食品经营2616户,约占全市的十分之一,在市食药安办组织的历次督查中,一致率为100%,回潮率为0。整治无证无照食品经营,目的并非关闭餐饮服务单位和食品销售单位,而是按规纳入依法管理体系,让居民“吃得放心、买得称心”。堵死失去监管的“漏洞”,敞开守法经营的“前门”,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松江共拥有餐饮服务单位9400户,比去年同期增加3229户,增幅达52.3%;拥有食品销售单位9541户,比去年同期增加2954户,增幅达44.8%。
松江食品安全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领域,监管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监管形式仍然很严峻。截至今年11月,全区共有种养殖面积17.6万亩,常年生猪出栏20万头,家禽出栏150万羽。松江食品生产企业相对集中,全区拥有296家,占全市五分之一;加上众多的餐饮服务单位、食品销售单位,构成了庞大的被监管群体。完善“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监管网,实施“通告制”归口制”回查制”联防制”四制并举的措“““施,全区建立343个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组建一支由85名检查员、369名联络员、952名协管员、5280名信息员组成的队伍,每人每年平均开展八九次社区巡查,及时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把“最严格的检查”最严厉“的处罚”落到实处,今年共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534件,罚没款1354.28万元,同比增长26%,其中大成(上海)公司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案,获得“市级优秀入围案例”。
坚持“控制源头,全程管理”原则,松江积极保障上海进口博览会食品安全。松江区通过岗位练兵、组建保障队伍、开展风险防控等专题培训,积极参加全市进博会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能竞赛,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和隐患排查能力。涉及进博会的松江餐饮原料供应单位有7家,另有佘山艾美、开元大酒店、索菲特大酒店、大众国际会议中心等9家接待酒店,区统一落实全面动员培训、全面告知承诺、全面自查自纠、全面监督检查的“四个全面”,并对接待酒店进行第三方评估,保证食品安全。其间,共监督检查6069户次,发出责令改正470户,立案查处案件16件,罚没款19万元。
围绕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松江区还开展大型餐饮单位、大型卖场、农贸市场溯源专项检查,督促企业实施严苛的食品安全追溯受理。目前为止,松江区19家生产企业、912户餐饮单位、323户流通单位,应注册的已全部注册,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可查询、可管理、可追责。把监督管理权交给广大群众,松江区还按国家要求,大力推进“明厨亮灶”工程,目前614户中等规模以上的餐饮单位或是拆墙改玻璃,或在灶间添置摄像头,在厅堂显示屏展示食材、加工、烹饪全过程,让食客餐饮放心。在松江大学城,积极推进“放心食堂、透明食堂”建设,对7所高校、18个校内食堂进行全覆盖专项检查;对中小学校、交通枢纽、旅游景点、施工工地、企事业单位食堂等19个重点领域进行两轮隐患排查,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措施432个,责令改正204户,立案查处38件,移送公安2件。
食品安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一项造福民众的工程,永远在路上。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