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浦东新区建“城市大脑”走社会“智理”新路

2018-12-11 9:25:36发布41次查看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特大型城市如何走出一条社会治理的新路子?12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社会治理创新”代表会前集中视察活动,近40位市人大代表和驻沪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代表们表示信息技术和高科技手段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之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参加并讲话。
  “在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我们第一批已经抓取了25项指标作为城市运行的体征。这些体征一定是实时的、动态的,一定是能够反映城市运行现状和老百姓最迫切诉求和愿望的。这些体征背后是全区341个信息化系统的海量数据在支撑整个动态系统运行。”在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惠丽向代表们介绍了城运中心日常管理、专项应急管理等情况。
  徐惠丽介绍,在日常管理中,“动态数据系统抓取到需要干预的问题之后,这些情况就变成了工作制度,而这样的制度通过智能推送的方式,直接推送到处置人员的手机终端。”
  据了解,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集运行监控中心、监督指挥中心、联勤联动中心、数据集成应用中心为一体,是浦东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机构,也是浦东推动构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平台。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有效推进部门协同和联勤联动,实现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问题的智能主动发现和快速高效处置,努力提高城市治理整体能力,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使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
  目前,城运中心是全国领先、全市首家集合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公安、消防、急救、防汛、城市管理等职能部门的实体运作机构。
  “城运中心的管理科学、系统、有效,非常好,一个系统它越是精细越是有效,我们城市管理对它的依赖性就越大,因此这个系统的安全就显得特别重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沙海林建议对系统本身的安全问题作一些考虑。
  “上海特大城市怎样走出一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的新路,浦东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我觉得现在应用已经非常深,但从数据采集的角度看,还要进一步完善。”全国人大代表邵志清提出目前智能数据相对单一,建议加强物联设备应用。
  同时他提出在社会共治、共享方面,要善于将企业、市场、社会、政府的数据充分融合,要围绕浦东的特点进行梳理。
  活动中,代表们还视察了“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主题展”,了解了浦东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浦东新区围绕自贸区和科创中心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大胆试、大胆闯所取得的改革成效。
  殷一璀指出,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城市大脑”等建设,体现了上海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积极探索,值得总结推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和完善城市管理的运行网络,可以精准实现城市运行即时感知、联动响应、高效处置,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通过代表视察活动,可以有助于启发大家对特大型城市治理的思路、总结实践经验和做法,推动和支持各级政府不断完善工作;同时,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好履行立法、监督职能提供借鉴和帮助。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沙海林、秘书长陈靖参加。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