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附中第七期“家长讲坛”活动:记华理附中校本微课程建设
2018-12-10 0:00:00发布54次查看
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整体课程体系结构,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促进学校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完善家校合作交流共享平台,2018年12月7日华理附中组织开展了极具生活经验、文化内涵特色的第七期“家长讲坛”进课堂活动。
当天中午,在学校一楼大厅,华理附中诸秋萍书记、政教处丁燕芬老师、课程中心杨志刚老师等学校领导一起出席了本次“家长讲坛”开幕仪式。诸秋萍书记为参与开幕式活动的家长讲师、学校师生们介绍了学校“家长讲坛”的发展,诸书记详细介绍了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1)由本校教师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学校课程特色化发展要求、自身的知识特长开发特色化校本课程;2)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来校为学生开设“工科类”校本课程;3)邀请学生家长来校,带来优质的家长资源,给学生们开展各类微型课程讲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最后诸书记代表学校感谢了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感谢家长讲师们积极参与家校互动、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新知识、新见解;并为六位家长讲师颁发了聘书。
随后,六位家长分别来到101、102、103、104、105、106教室,为全体预备年级学生开设了六个讲座。其中,《华理附中校园健康行》让同学们认识到了不良的健康观念会导致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会造成不可挽回的身体亚健康,了解了培养健康观念的重要性,更明确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生活中的社会学》让同学们初步了解了社会学的视野、社会学的想象力、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网络、社会分层、社区治理等社会关系,让孩子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努力融入社会、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出色;《法律常识》通过很多生活实际案例,让同学们了解到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学习到了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法规问题、网络保护知识;《中国传统礼仪》让同学们了解了从儒家文化到道家文化、从梅兰竹菊到诗词歌赋,从礼仪到节日的中华传统文化遗产,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大秦帝国》则通过短短的40分钟,让同学们了解了秦帝国的兴起与消亡,学习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巧记英语单词》更是贴近英语学习的根本——单词,指导学生从音、形、义三方面分析英语单词的规律,探索单词的巧记方法,体会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六位家长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自身的专业特长,用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演示,让孩子们走进生活、走近知识、融入社会、提高了基本生活技能,与平时的课本学习内容截然不同。学生们有滋有味地聆听,亲身去体验,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家长讲坛”活动既让家长们有机会走进课堂,融入学校,也能拓宽孩子们的视野,积累生活经验,提升自身素养,促使孩子全面发展、健康快乐成长,让孩子们更深切地体验了生涯课程教育。相信:“家长讲坛”活动将会进一步促进华理学子健康成长,成为华理附中老师、家长、学生相互联系、交流、沟通的平台,更为华理附中特色课程建设增添一份魅力,成为华理附中的微课程亮点。
(责编:崔剑平;摄影:滕寅;责任审核:郑亚捷)
徐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