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顾武)11月27日下午,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区档案馆联合举行“推进馆教结合教育,引领研究学习风尚”——上海市回民中学高中学生社会实践展示活动,向全区中小学德育教师介绍该校与区档案馆携手利用档案资源,为高中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培养学子研究性学习能力取得的效果。
据了解,回民中学与区档案馆的“联姻”,源于双方的共同育人需要:回民中学为构建完善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急需大力拓展学子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空间和内容;而区档案馆则为了积极发挥档案资源“存史、资政、育人、为民”的功能,也希望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投入到研习档案资源、服务大众之中,树立爱国爱家情怀。双手携手开展的“馆校结合”育人活动,于2017年9月正式启动。区档案馆组成7人导师团,回民中学成立了由21名学生组成的研究性小组,形成“一个导师+三个学生”的带教研习模式。
在课题选题上,区档案馆切实发挥资源优势,凸显特色,研究课题涉及档案史志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指导研究阶段,各位导师不仅为学生讲授档案史志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理论知识,还为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实践平台,带领学生开展人物访谈、现场参观学习、调查问卷等社会实践活动。经过一年左右的实践性研习,21名学生都写出了内容饱满丰富的论文报告,区档案馆和回民中学还联合将他们的论文编成集子印发。
记者在现场采访中了解到,学生们撰写的论文颇有见地,既有关于文化传承保护方法的《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保护》,也有建议利用信息技术保护珍贵档案资料的《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管理》《人工智能推进智慧档案馆建设》,还有总结、记录和提炼区域城市建设成就的《从一流城区向国际城区阔步前进——回忆静安南京西路综合开发》和《苏河湾建设改造工程纪略》等。此外,一些学生撰写的有关将区档案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回民中学校史馆建成开放式民族教育窗口、区档案馆民生档案查询调查分析等论文,亦充满浓郁的爱国爱家情怀,“馆校结合”育人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