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工集团举行托幼事业六十周年纪念座谈会
2018-12-4 14:03:13发布47次查看
1958年,静工托幼事业在一间间石库门里萌芽。1985年,集办托幼事业蓬勃发展,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2007年,静工集团托幼管理中心挂牌,静工托幼事业驶上快车道。2018年,创立“静工翌园”品牌,探索托幼事业专业、优质发展,走“精品教育”之路。在日前举行的静工集团托幼事业六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一条跨度长达六十年的静工托幼事业发展脉络在三代静工托幼人的深情讲述中变得愈发清晰和生动,记者在他们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们对托幼事业深深的热爱。
三代人坚守一个信念
从1958年白手起家,开办第一所弄堂托儿所,到2007年,挂牌静工集团托幼管理中心,旗下7家幼儿园所,有近130多名教职工,为近千名18个月到6岁的幼儿提供专业、优质的全日制保教服务,再到今年初创立“静工翌园”品牌。一代代代静工托幼人用甘于奉献的精神和艰苦创业的奋斗底色,润物无声地关爱着成千上万的孩子们,因为他们坚守着同一个信念“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说起1973年,进入金鹏托儿所工作的情景,退休老所长陈海燕记忆犹新。她告诉记者,当时园所的很多教具都是老师们自制的,虽然办园条件很艰苦,大家只要看到孩子们脸上开心的笑容就什么苦都忘了。听着老园长的故事,青年教师代表孙维伊表示,作为新一代静工托幼人,自己很幸运得到了前辈的指导和广阔的成长平台,“每一位老师大家都是凭着爱和责任,在为这份民生公益事业默默奉献,我有信心把静工托幼事业的接力棒传承好、创新好。”
六十年,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园所教育品质有了显著的提升,形成了成熟的教学体系和完善的员工梯队体系。从亦步亦趋的经验传授,到引入中外前沿理念的教学相长,静工托幼在0岁—3岁智幼童智力开发的早期教育,偏重注意力、阅读能力的特色教育,教育课程的师本化、园本化,特色研究与实践等方面均有相当丰富的经验。针对18个月到3岁的小龄儿童,以精品化、小班化的模式实践蒙特梭利教学理念,通过把握孩子发展敏感期、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激发孩子成长的潜能。
以德立园书写爱的故事
上午8点起,良清托儿所的宝宝们陆续入托。85后的“妈妈老师”姚妍菲从晨检到把孩子一个个领进教室,组织在游戏中玩中学,半日点心、户外活动、吃午饭……整个上午,各类活动一环扣一环,姚妍菲连一口水也没喝过,满怀母爱精心呵护,直到12点宝宝们睡午觉,才稍作休息。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静工集团托幼管理中心旗下其他6家幼儿园所发生。静工集团托幼管理中心主任王芳介绍说,目前园所招收的幼儿中45%都是18个月至24个月托班幼儿,因此师德培训格外重要。只要有新人入职,园所总是在第一时间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理解“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内涵,要求她们爱孩子,给孩子最好照顾,并以身示范做甘于奉献、乐于助人、有信念的好人。此外,每位老师都要签署师德承诺书,园所还会每月进行师德师风建设。
打响静工“幼儿教育”品牌
在静工集团“十三五”规划中,幼教事业被纳入重点发展版块,着力构建起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的幼儿教育服务体系。2018 年,静工集团正式创立“静工翌园”品牌,以第二次创业的勇气,为静工托幼事业的发展赋予更高的视野、搭建更全方位的支撑体系,从模式、管理、服务、家园共育等全方位修炼“内功”、提升能力,探索更加优质、规范、高效的园所运营模式和教育服务提供方式,力求更好地服务孩子和亲子家庭,助力静工托幼事业转型发展。
静工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静工托幼人将继续走好保障区域民生需求的普惠园优质发展之路,打造家长信赖、孩子喜爱的“幼儿教育”品牌。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