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乐器是人类音乐艺术实践的工具。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音乐文化,也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乐器。乐器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密切相关,常用于古代祭祀、宴享、礼仪、战争等活动中。在数千年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乐器一直充当着音乐的载体和媒介,我国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过三次大融合。中国古往今来的乐器多达数百种,是得天独厚的音乐文化资源。你对乐器了解有多少?上海徐家汇有一座“音乐殿堂”,可以帮你了解中外乐器的发展,那就是——东方乐器博物馆。
东方乐器博物馆前身为“中国民族乐器陈列室”和东方乐器陈列馆”,筹建于1985年,在江泽民“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题词的鼓舞下,2001年扩 建成“东方乐器博物馆”,由人民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老院长老院长贺绿汀题写馆名,隶属于上海音乐学院,是我国艺术院校中第一个乐器博物馆。
东方乐器博物馆藏在高安路18弄里,穿过弄堂会看到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高安分中心。走进大门,东方乐器博物馆便隐藏在草坪的另一侧绿荫中。馆内暖黄色的灯光,配上落地玻璃门,显得格外静谧美好。走到这里,你的心会自然静下来,脚步放缓变轻,不想打扰此刻宁静。
现展馆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分为:中国古代乐器、中国现代乐器、少数民族乐器和外国民族乐器四个展区。馆内收藏乐器约500多件(套),分为中国古代乐器、中国现代乐器、外国民族乐器和少数民族乐器四个展区主要藏品有贾湖骨笛、曾侯乙编钟、唐琵琶等珍贵仿品人汉代淳于、清代古琴等稀有藏品,还有印尼古宫廷乐器甘美以笔世界各民族乐器。
走进馆内,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中国古代乐器展区,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占据展厅最大面积的曾侯乙编钟复制品,被称为“中国震惊世界的10大国宝”。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大、最重、音乐性能最完好的青铜礼乐器。全套编钟重5吨,共65件钟,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新中国诞生后的民族乐器改革浪潮是绵亘可几千年的乐器发展史的延续,馆内第二个展区便是中国现代乐器展区,里面展示了革胡、云锣、曲笛、唢呐、扩音笙……
代表乐器——云锣
云锣,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是汉、藏、蒙古、满、纳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由九音锣演化而来,用小槌敲击。
再往里走,便是外国民族乐器展区,展区内藏有韩国、日本、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民族的乐器,最抢眼的当属来自印尼爪哇岛大型甘美兰乐队的乐器种类陈列,由爪哇索罗王二世的宫廷乐师后代萨旺多采用传统工艺制作。
再往前走,变回看到馆内最后一个展区——少数民族乐器。我们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当然也少不了乐器的加持。同样一种乐器从大到小排列,新鲜感十足。
在人类的音乐活动中,乐器是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产物,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一起走进这座音乐殿堂,感受乐器的魅力吧!
【东方乐器博物馆】
地址:高安路18弄20号
电话:54651834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寒暑假周一、四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