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地理环境看文脉传承 葛剑雄:上海为江南提供发展资源
2018-12-3 22:08:58发布56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程琦12月3日报道:“没有江南的基础,就没有现在的上海。同样的,没有上海,江南的文化在中国,在世界的影响,也不可能像现在这么深远。今天,首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召开,作为长三角一体的龙头城市,上海的学术界大咖—复旦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阐述了上海与江南文化的关系。
论坛上,葛剑雄做了题为《江南文化的历史地理启示》的演讲。他从历史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认为,江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自然和人为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也离不开先民在这种条件下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具体来说,葛剑雄认为江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四个条件。
首先,得益于自然条件发生的有利变化。4000 多年前,中国的东部气温比现在偏高,当时黄河中下游最适宜人居,而我们今天所说的江南并不适合居住。后来,随着气候的变化,中国东部的年平均气温下降,变得宜居。
其次,江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江南人民筚路蓝缕努力的结果。泰伯奔吴已经得到了考古的证明,来自中原的先民和本地人相结合。他们疏浚了河道,开掘了运河,做起了海塘,建成了一系列水利,使得江南得自然环境向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转化。早在北宋后期,江南已经开始提供主要的商品粮。明朝中期,江南的经济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尽管当时随着人口的发展,江南的粮食还不足以供应自己的人口,但精明的江南人通过商业、服务业等,使得江南的经济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江南人过上了富足、文明的生活。
第三,历代人口迁移,特别是北方移民的到来,给江南不断注入了中华文明最优秀的成分。不断增加的人力资源,也促使江南本土的人口不断进步,文化水准不断的提高,不断涌现出全国一流的杰出人物。
最后他以上海为例,阐述了上海和江南文化的关系。他说,上海的崛起,为江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前未有的舞台,也使江南文化提高到空前的水平。上海的崛起,为江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资源。而晚清至民国时期上海华界的居民,主要来自江苏和浙江。上海的开放,给江南提供了一个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通道。
很多江南人,从家门口或者门口河道的船上,直接通过太湖、黄浦江到了上海。又从上海跨过东海、太平洋,走向世界。可以说,没有江南的基础,就没有现在的上海。同样的,没有上海,江南的文化在中国,在世界的影响,也不可能像现在这么深远。葛剑雄认为,我们今天要研究江南文化,要探讨江南文脉的延续,应当从历史地理的环境,以及我们未来要面临的大的人文自然环境来加以思考。
“在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面前,在人类已经认识到,不同文化应该和谐共处,我们完全有信心可以迎接江南文脉灿烂的未来。”葛剑雄说。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