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大背景下,崇明港沿镇将垃圾分类和资源再利用玩出了新花样!这里不仅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资源回收中转站,还有一个特别有创意的绿“yi”空间,这里有一支有活力的志愿者队伍—绿“yi”行志愿者团队,时不时搞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变废为宝”小活动。可谓“有阵地、有机制、有队伍、有活动”。来,先看点美图养养眼~
如果不是“资源回收中转站”这几个大字,你一定会有无限遐想吧?如此小清新的外表下,这里的功能可是大大的!墙上各种颜色的方块是不是很像小时候玩过的“俄罗斯方块”?没错啦,这里的理念就是让垃圾实现“消消乐”~
一楼是有毒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暂存点,垃圾被细致分类之后临时储存在这里,然后再统一被送到各自的归处~
沿着楼梯上楼,立刻被眼前这堵墙吸引了目光!看上去如此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墙面,竟然是用900多个塑料瓶拼成的,是不是很有创意?
用塑料瓶堆积起来的灯,特别震撼!
更震撼的还在后面,二楼的绿“yi”空间简直让人妥妥的涨知识~
绿“yi”空间
二楼展厅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重新认识垃圾、垃圾去哪儿、畅想未来生态。即使是没有一点垃圾分类知识的人来到这里,也会因为清晰的图解而了解垃圾分类,可谓是一次华丽丽的“跟着垃圾去旅行”了~
地上四个颜色线,标志着垃圾分类的走向~
垃圾再创造
绿“yi”行志愿者团队会定期开展各类活动
看!一群可爱的能工巧匠们将废弃物变“宝贝”~
港沿镇有一支由热爱环保公益事业的力量组织而成的绿“yi”行志愿者团队。团队的理念是“践行垃圾分类、推动环保公益,让绿色伴你我起航、让环保成为一种时尚”,致力于发挥社区群众优势,从垃圾分类入手,挖掘环保达人;开设科普小课堂,倡导资源再利用;组织生态体验营,宣传生态环保知识,从而吸引和鼓励社区中的各类组织形成合力,做创新、可持续性的公益。能想象的到这里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让我们一起努力,践行公益,给绿多一点空间,回馈一片生机盎然”。
随手摘的棉花,插进用麻绳改造过的玻璃饮料瓶里,就是超美的装饰品了。
废弃木材创造神奇手工艺品~~~
废弃光盘的创意diy~
用过的小纸杯加上五彩的画笔,简直萌爆了~
一根竹子变身花盆~
这可是把废弃的塑料勺子用透明胶粘贴起来的花盆哦~
废弃手套做出了一只会生蛋的紫色小鸡~
废旧报纸变身文艺花瓶~
废旧的铁丝也能如此华丽变身~
如此有想法、有创意的绿“yi”空间,你不想来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