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细落小落实,上海市妇联、上海市家庭文明建设协调小组联合开展了2018年寻找“海上最美家庭”活动。
经过基层单位层层发动、推选和公示,市妇联揭晓了2018年度“海上最美家庭”211户名单,奉贤区共有11户家庭上榜。
一起来看看这些美好的家庭吧!可能就在你身边哦~~
何永辉杨榴妹家庭
南桥镇
何永辉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他们家是一个团结和睦、热心公益的家庭。何永辉家庭是一个党员之家,有较高的觉悟和较强的党性观念。每年主动认领党员设岗定责发挥着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全家宽容待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在生活工作中相互信任,相互扶持。
夫妻俩在生活上追求淡泊,从不浪费,提倡节约、还经常教育孩子,美好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女儿何晓丽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积极参加镇、村的各类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在帮助他人、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锻炼和成长。他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王志芳孙德仁家庭
南桥镇
王志芳夫妻俩都是老党员,他们总是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谁家有困难了,他们都会主动上前帮忙协调;再苦再累的活他们也会抢着先干,每天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忠于为小区里的群众服务,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老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学到了一切都要为民的精神。
他们是世间最平凡的儿女,最简单的父母,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他们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用自己最真诚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
陆金琪邵军家庭
南桥镇
陆金琪夫妇自2001年起共同创立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来,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我加压,负重奋进,树立了改革创新促发展,敢为人先争一流的发展理念,团结和领导公司员工共同打造一流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成就一片崭新天地,堪称“创新创业成功家庭”的典范。
一家三口携手并进,怀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信念,不断展现“海上最美家庭”的风采。
金伟丰顾其红家庭
庄行镇
庄行镇新叶村的金伟丰夫妻一家是新叶村村民人人夸赞称好的最美家庭,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周边家庭的和谐氛围,促进了新叶村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美好温馨的家庭风气。
金伟丰夫妻俩勤勤恳恳几十年,既是一对平凡的夫妻,但却又是不平凡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爱心、孝心和热心构建起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
李天舒詹淑萍家庭
柘林镇
李天舒是一名80后村书记、主任。在上海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他用自己的方式,把村民围成了自己的“朋友圈”,成为了一方百姓的“领头雁”。他的妻子詹淑萍是动拆迁工作人员,夫妻二人夫唱妇随,日日坚守在基层一线。
把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打造成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团结和睦的“和美之家”。他用实际行动交出了让群众满意、领导认可、家人骄傲的满意“答卷”。
沈正洪方桂娟家庭
青村镇
沈正洪一家是一个典型的三代同堂家庭,祖孙三代个个是“能人”,他们用勤劳与智慧构建幸福家庭,以一颗满载热情的赤诚之心待人,家庭成员间互相关爱、家庭和睦,关爱友人、和睦邻里,展现了新时期最美家庭的新风貌。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要和谐的家庭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和美的家庭具有感染力、延伸性,它必然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周围的家庭。如果每一对夫妻、每一个家庭都能乐观向上、互敬互爱、亲友善邻,那么平凡的生活就会变得甜甜蜜蜜,普通的家庭变得美美满满,整个社会变得和谐,沈正洪家庭正是普通家庭的代表,也是最美家庭的美满呈现。
张丽马彦龙家庭
奉城镇
张丽同志在曙光中学任教期间,一直工作在第一线,始终把学校和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任何时候,只要学校有困难,她总是挺身而出,有担当有责任,从不考虑个人的名和利。
马彥龙同志作为奉贤区民族宗教委员会的副主任,他为本区的民族团结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经常携妻子和女儿,去走访探望那些需要关心的来本地打工的少数民族同胞,尤其是逢年过节,把政府的关爱和温暖及时送到这些外来人口的家中,以鼓励他们真正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他们还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一名人民教师,教育女儿为人师表,一定要注重言传身教,在示范引领的作用下,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学生自然会学习并自觉传承。现在女儿已成家立业,女婿同样是一名人民教师,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份子家庭。
宋雪澄赵凤娟家庭
四团镇
宋雪澄的家庭自明代嘉靖年间便传下家谱,良好的家风家训一直延续至今,培育了一代乡贤,大家庭十分和睦。不仅大家庭和睦,宋雪澄对于自己的小家庭也是经营有道。宋雪澄与妻子赵凤娟是重组家庭,宋雪澄的妻子几年前不幸患病早逝,后来宋雪澄与同样丧偶的赵凤娟走在了一起,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孝顺爱子,邻里友善。
宋雪澄虽然退休多年,但他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家人,以文明市民的市民的标准衡量自己。他从劳保所退休后,不忘发挥余热,他主动担任市民巡访团的负责人,只要一闲下来就走街串巷,为文明城镇建添砖加瓦。还带动妻子、家人和朋友一起发挥余热,积极参与社区和居委的各项活动,受到周围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韩国林钱雪萍家庭
奉浦街道
居住在奉浦二村的居民韩国林用他的肩膀默默地扛起了一个家,十几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妻子,从不抱怨,从不放弃,用自己的行动为妻子撑起了一片天。
提起韩国林,邻居们都会竖起大拇指,邻居们都说,老韩对自己的妻子真的是没话说,几十年来任劳任怨,对妻子从没有怨言,爱护妻子,照顾妻子。
20几年来,面对患病的妻子,韩国林不抛弃、不放弃,用行动为妻子点亮了生命的蜡烛,把一个好丈夫的美德一点点的融入到艰辛的生活中去,让夫妻和睦、相亲相爱的精神得到了最好的传承。
潘国官沈黎家庭
人社局
潘国官家庭以勤奋、勤俭、诚实、感恩作为家训。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教育子女等方面,以此为标准,相互鼓励,感应子女,使整个家庭在工作学习,子女的成长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构建和谐文明及开展贤城文化的活动中,全家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
他们双方父母均在世,但年事已高,常有身体不适。作为长子、长女的他们,父母一有不适,总是冲在最前面,想方设法为父母解除病痛。在他们的带动下,老人们只要有困难,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也全力以赴,帮助老人解困。他们有意从小影响子女,只要自己有吃的,也必须分享给长辈,从小养成习惯,养成感恩及分享。
看到子女们如此的孝顺,工作非常认真,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小家庭也十分幸福美满,老人们十分满意幸福。
苏姝魏玮家庭
区法院
刚刚步入第三个本命年的夫妻,已相知相守了十几年,爱的小屋虽经历风风雨雨,却总是温暖而欢乐的。
苏姝一家热心公益,并注重言传身教。每年,一家三口都要整理出不用的衣服或书籍,捐赠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居委会或学校组织的募捐活动一场不落,每次都要带着儿子去捐款,儿子通过做家务取得的零用钱,也主动分文不留的捐献。今年年头的寒假期间,一家三口与儿子的同学共同前往敬老院看望老人,给老人们拜年并表演了孩子们自编自导的节目;苏姝更是贴心地准备了小礼物,还让孩子们一一送给了敬老院的孤老们。在这些奉献爱心的活动中,儿子魏之添学会了尊老爱幼、关爱他人,中国的传统美德在新一代的心中萌芽,继续传承。
他们就是如此的平凡,但他们却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这些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良好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