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正在进行中。
今天的书记手记,小松请到的是松江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倪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载着每个家庭幸福的梦想,检察机关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能,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上真正有所作为?一起来听听倪峰怎么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用一段文字论述青年工作,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一代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然而,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始终无法避免。面对这令人叹息的现象,震慑和打击是必要的,但遏制和预防则是社会更为关心的。
根据区委政法委安排,2017年以来由我牵头负责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工作。我常常在思考:检察机关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能,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上真正有所作为?思考愈多,感悟愈多。我认为,相比单纯的惩戒,我们要投入更多的关心和宽容。
大调研以来,我们会同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公安分局、茸城社区平安服务社等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就“如何有效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进行专题调研,充分听取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松江二中初中、新桥职校等多家学校校长和老师们的意见建议。通过调研,我对全区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近年来,松江区青少年违法犯罪一直处于高发状态,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区院共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未成年人受侵害犯罪案件162件185人,其中未成年人犯罪占比达76%。同时,青少年遭受各类暴力犯罪侵害的案件也不断增多,性侵案件占比超过35%。根据各方反馈,缺少法治教育专职教师、学生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以及学校周边不良社会环境影响持续存在,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检察机关责任重大,精心办案、真心帮教、用心法宣,是我们交出的答卷。
精心办好每一起未成年人案件。衡量一起未成年人案件有没有办好,不能仅仅看批捕起诉、定罪量刑和刑罚执行情况,还要重视发挥典型案例在释法说理、宣传教育、指导办案等方面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关注涉罪未成年人能否顺利回归社会。我们在内设机构改革落地后,成立了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官办公室,着重配齐配强办案力量,突出强调社会化、司法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办案,整合区教育局、区委政法委综治办、青保办等各方力量,构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社会体系。同时,积极探索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与区公安分局、上海茸城社区平安服务社达成未成年人涉案信息通报协议,强化提前介入,有效遏制涉案未成年人的进一步犯罪,并严格落实和细化规范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确保曾经涉罪的孩子都能顺利回归社会。
真心做好每一名未成年人的观护帮教。今年“六一”前夕,我们以举办“关爱祖国未来,擦亮未检品牌”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为契机,邀请20余名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公安、教育、妇联、学校等各界代表,来到松江区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位于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以及座谈。在交流过程中,涉罪少年小文的受观护帮教经历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反响。小文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我院审查后认为小文能够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家长已赔偿被害人损失且获得谅解,对其不批准逮捕后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将其送入区观护基地进行帮教。6个月的监督考察期后,小文凭借出色的表现被观护企业正式录用,更从学徒升级成了带教新员工的“师傅”。小文的蜕变让大家感受到法律和社会的温度,也充分体现了观护帮教的积极意义。挽救一个人的灵魂,要比任何手段都高明有效,这也是检察机关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的要义所在。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有温度”的工作方式,探索协同社会多方力量,引入更多有公益爱心的企业参与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工作,积极搭建检校、检企、检社的全方位帮教平台。同时,更加重视社工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用社工的专业力量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及行为方式。
用心办好每一次“法治进校园”活动。2016年以来,我们组织开展了24场校园法治宣讲,覆盖学生超过1.8万人次,受到学校、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我们希望以“法治进校园”活动为抓手,通过活动的深入推进与持续优化,培养青少年法治意识,形成多方合力,推动社会治理完善,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加强检校互动,扩大法治副校长的示范效应,让检察官法律课堂成为全校师生的必修课;注重吸纳大学生志愿者、律师团队、社工等社会力量充实普法队伍,并借力新媒体,扩大法治教育影响力;将法治宣讲从学校延伸至社区,探索家校一体化法治教育新机制;对于在调研和办案中发现的校园管理问题及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净化校园环境,清除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生长的土壤。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载着每个家庭幸福的梦想。做好做实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检察机关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通过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开展的每一项活动,带动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各界,多一些关心宽容,齐心协力开创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