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消防全面提升社区微型消防站冬季火灾处置能力
2018-11-29 13:52:00发布63次查看
近日,黄浦支队立足辖区冬季居民火灾高发频发实际,利用“119”消防宣传月契机,主动上门深入181个社区居委微型消防站开展“全覆盖”帮建工作,全力提升规范社区居委微型消防站居民火灾处置能力。
装备建设标准化。支队7个消防中队按照“分片、定点、包干”责任制要求,深入驻区社区居委微型消防站,深入检查规范微型消防站、“便携手推消防车”装备配置完好情况,严格按照“便于放置、便于携带、便于出动、统一规范”要求,规范放置装备器材,确保临警好用。根据器材装备的编配用途、技术性能、操作规程、安全规定和保养规则,组织居委干部、治安联防、保安巡防等群防群治队伍专题培训,学习掌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做到“人人会操作、会检查、会维护保养”。
制度体系规范化。按照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制度建设标准,支队指战员帮扶各居委建立出台了《日常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火灾应急处置程序》、《值班巡查制度》、《执勤训练制度》等规章制度,健全完善执勤值班和交接班体系,明确值班站长、战斗员等各类执勤人员值班职责,规范了各类工作值班基础台帐,确保微型消防站有章可循,按制度运行。
业务建设实战化。按照“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要求,组织居委干部、治安联防、保安巡防等群防群治队伍开展消防实战技能训练,合理确定组织指挥、灭火行动、通讯联络、疏散引导、现场警戒、安全救护等工作分工,实行指引式操作,确保微型消防站充分发挥居民火灾“打早、打小”实战效能。
接警调度程序化。以救早、灭小和“3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划定最小灭火单元,依托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平台和体系,社区居委微型消防站能够统一纳入支队指挥中心力量调派范围,同步制定“1、3、5、10”分钟应急力量调派方案,并充分发挥微型消防站的“距离优势和地缘优势”,确保“灭早、灭小、灭初期”。制定《微型消防站通讯录》,创建社区微型消防站长微信群,第一时间通过该平台上传发分享上级通知、工作安排、工作经验及火灾预警等信息,畅通信息发布和应急响应渠道。
定期培训制度化。支队按照地域分布情况,对辖区181个社区居委微型消防站实行包干责任制,要求驻区基层中队指定1名干部负责社区微型消防站培训工作,制定详细培训计划表,按照“走出去、请进来”要求,每月组织微型消防站开展一次不少于2课时的消防技能培训,培训情况每月报支队备案,并以消防委文件定期进行全区通报,督促社区微型消防站提高扑救初起居民火灾的能力,积极开展居民用火用电提醒等宣传工作。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