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考、初高中学业考试、中职校学业考试、成人高考、自学考试……每一年,都有众多考试要举行。作为主角的考生自然备受关注,然而,还有一些人,为了考生能顺利地踏上考场,同样付出很多,区教育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便是其中之一。 以考生为本 是服务工作宗旨 10月底,2019年上海高考报名正式启动。10月29日至11月2日,考生通过网上进行报名。随后,11月8日至12日期间,考生资格审核与信息确认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区教育考试中心的咨询接待大厅也热闹起来了。 11月10日,星期六,本是休假的日子,可区教育考试中心咨询接待大厅照常“开门营业”,前来办理高考资格审核与信息确认手续的考生络绎不绝,大多为往届生和非本市学籍应届高中阶段毕业生。“本市学籍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资格审核与信息确认,通常由所在学校统一组织,剩余的考生则全部由我们把关。”区教育考试中心主任黄永斌介绍。 只是做一下确认工作,能有多麻烦?很多人也许会这样想,但记者在现场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粗心马虎、带不齐材料的考生时有出现,工作人员需要一一指出;有人没有详读网上公布的审证携带要求,工作人员只得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解答;还有不少报考艺术类、体育类的考生带着各种专业类问题前来咨询……“一天相同的问题可能要回答上十几遍?但我们都会认真解答。”黄永斌表示,“坚持以考生为本,做好服务保障,是区教育考试中心的工作宗旨。” 前来进行资格审核与信息确认的考生中,常有漏带有关材料复印件者。过去,这些人只能到外面复印好材料后再返回考试中心进行审核,费时费力。今年,考试中心为了让“马虎”考生和家长“少跑路”,特意在咨询接待大厅放置了一台复印机,提供免费复印服务。贴心服务赢得了考生和家长的好评。 不遗漏不错放 严把“准入关” 即使接待考生无数,但区教育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依然觉得中高考的资格审核与信息确认工作每一年都“不简单”。“这份工作不是机械化地做好‘接待’就完事了,必须投入感情来做,我们要确保每一名有资格的考生都能顺利参加考试,也绝不允许‘不合要求者’破坏考试公平。”黄永斌说。 在区教育考试中心接待的考生中,有一些非本市户籍考生,虽然报名时考生或家长的《上海市居住证》在有效期内,但考试前却可能已过期,倘若忘了续证,将可能不被允许参加考试。“通常,我们在考生来审证时,都会多嘱咐一句‘记得关注居住证换证日期,要及时换证’。”咨询接待大厅工作人员笑言,“我们多唠叨一句,也许真能帮上一些迷糊的考生和家长。” 今年,咨询接待大厅工作人员在与一中职校沟通中了解到,有一名非本市户籍高考考生,中考时,父母持有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上海市居住证》,该考生顺利参加了中考,但如今面临即将到来的高考,父母手持的《上海市居住证》积分却够不到标准分值。“这种情况下,该考生就无法参加上海市高考,倘若我们没有仔细进行审查,让这名考生参加高考,将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平。”该工作人员表示。 11月12日,资格审核最后一天,对于在中午前还未前来确认的考生,咨询接待大厅工作人员还挨个电话通知,确保每一个考生都不被遗漏。 “守护”考生 是一整年的事 11月12日之后,高考考生资格审核与信息确认工作虽然结束,可区教育考试中心的护考任务却还在继续:11月末至明年1月中旬,中考报名相关事宜接踵而至;明年3月,高考考生体检,派人前往体检站“蹲守”,及时通知未到考生前来体检,此后还要将体检信息一一发放到考生手中,进行确认;4月,中考体育测试,安排测试场地,做好成绩录入及上传;5月初,组织高中学业考试“等级考”;5月中旬,通知相关考生参加英语听说模拟考试;5月末,组织中考思想品德考试,做好中考考生提前批志愿确认及统一批志愿填报;6月“考试月”,保障高考、中考、高中学业考试“合格考”顺利进行;7月,做好高考志愿填报及中考录取投档工作;直到8月考生将档案领走,护考工作才告一段落。“算上其他类考试,我们的护考工作几乎持续一整年。”黄永斌说。 在做好各项关于考试的“规定动作”之外,区教育考试中心还会经常性地邀请各大高校的专家来崇,指导本地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填报高考志愿,让考生们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更有方向。 “为考生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和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是区教育考试中心改进工作作风,助力优化教育系统营商环境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将通过更多地创新工作举措,不断提高教育系统亲商营商服务水平。”黄永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