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江雪辉 松江闹市中“修补”时光的人

2018-11-29 10:55:27发布42次查看

“阿姨,表有什么问题?”“小江,我这表不走了。帮我看看”“好咧!”中山西路一间小小的档口内,42岁的江雪辉在灯光下正仔细修理着一块手表。他俯身案前,将放大镜夹在右眼上,细细观察手表零件的构造,思索了一会儿,拿起镊子修理起来。他极其专注,让边上的人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
  不一会儿,七零八落的小配件在他手中重新归位,齿轮之间咬合转动,运转自如。江师傅取下放大镜,吐出一口气,说:“老人家,这表已经有许多年头了,配件有些老化了,所以会出些小问题。”接过修好的手表,老人家问多少钱,江师傅摆摆手,”小问题,不用给了。”
  说起江师傅的修表之路,他打开了话匣子。他的老家在江苏启东,1992年,通过亲友介绍,16岁的他进了当地的修表培训学校,做了一名修表学徒。1998年,他跟着师傅来到松江,后来掌握修表技术的他自己开了一家手表维修店。现在维修店已经开了近20年,无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送来维修的手表从没有难倒过江雪辉。修理时手表的一些小毛病,他从来不收费。正因为人品好、技术好,许多已经搬到泗泾、九亭等地的老顾客也一直回头找他修表。
  在这20年的“修补”时光中,也不乏遇见一些有故事的老表。数年前,有一位老太太带着一块欧米茄老金表找到他,老太太说,她年轻的时候是旧上海的舞女,这块金表是一位外国友人回国前赠送给她的,这表已经停摆多年。老太太负担不起亨得利昂贵的修理费用,寻觅多地,都没能修好这块表,后经人介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了江雪辉。他检查后发现,表中的一些零件已经损坏,这块表已是绝版,购买不到零部件了。经老太太同意后,江师傅手工制作已停产的配件,终于把表给修好了。看着滴答滴答走动的指针,老太太泪流满面。
  无独有偶,江师傅的隔壁老乡也有一块已传承百年的窝路坚老怀表,老乡年纪已过半百,而这块表还是从他爷爷那里传下来的。据老乡说,他爷爷以前在上海给一个大户人家做账房,那户人家后来到国外去了,临别之际,送了一块银怀表给了他爷爷,现在老怀表放在家里已经停止走动很长时间了,一直也不敢给别人修,怕修坏了。“忽然有一天,他拉着我说,‘小江,你给我看看这个表还能修好吗?’”江师傅笑道,虽然是老乡,但由于这表对他来说极为珍贵,他还是有点放心不下,我修了一天,他也在旁边站了一天,当把表合上,秒针开始走动时,我们两个人都激动得不行,他还请我吃了顿饭。现在我们关系很要好了。”
  除了小型的手表、怀表等,时常也有些老人拿老时钟来修,他们都说,几十年下来,听不到这个时钟响还真不习惯。
  江师傅说,修表是一个费眼力的活,一块全自动的机械手表,有180多个零部件,每一个零部件都有不同的用处,要一个一个地了解他们的机械原理。小的零部件只有一两毫米,必须像医生做手术一样,戴上放大镜才能精确地完成维修工作,修一块手表需要两三个小时。但他热爱这份工作,累并快乐着。
  不过,相比上世纪90年代,现在修表的人很少了,“老的不值得修,好的去亨得利修。”所以江师傅大部分的生意以给石英表换电池、给机械表洗油为主。因为修表不太景气,为了生计,他还学习了开锁、配钥匙,如今,这项副业反而成了主要的收入来源。
  “以前松江还有蛮多修表的师傅,现在他们年纪大了都不做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做这个。据我所知,现在松江会这样系统修表的人不超过10个了。”他说,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不比以前了,但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还要继续干下去。
  “小江,我这表又不走了,帮我看下。”“螺丝松了,表时间太久了,螺丝特别容易松。”说话间,又有一个老人带着一块老表来了,说不定,这表里也藏着一个故事。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