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虹口好少年 童心话中华

2018-11-29 10:11:39发布52次查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和文化基因。虹口少先队一直以来积极组织虹口好少年们,参与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教育活动,让文化自信成为虹口青少年提升核心素养最强大而持久的力量。
11月下旬,我区少先队员代表在中国福利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童心话中华——2018上海青少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活动”评比中,通过区级遴选、市级展示评选,凭借精彩的“ted个人演说”和“团队创编演绎”展示,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少先队虹口区工作委员会获得优秀组织奖。
3个优秀作品分别获得ted展示一等奖、创编剧展示一、二等奖,长青学校倪皓雨老师和霍山路小学姚晶晶老师获得优秀指导奖。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些优秀作品吧!
【ted演说】千古“飞天梦”
上海市长青学校九(1)青跃团中队王铭优
童心童语:
沙漠沙山倾注信仰,驼铃阵阵回忆千古飞天;美丽飞天传世界,中华文化刻心间。
千年“飞天”梦
上海市长青学校九(1)青跃团中队王铭优
各位老师好,我是来自上海市长青学校的王铭优。
说起“飞天“一词,您会想到什么?首先浮现在我脑海中的便是那蜚声海内外的艺术瑰宝——莫高窟飞天壁画。
据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前秦建元二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飞天的艺术形象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演变过程。
北凉朝代正值佛教经河西走廊向东传播的时期,也是敦煌壁画创始和骤变的时期。由于莫高窟初建时,敦煌地区的画师画工尚不熟悉佛教题材和外来艺术,因此当时的壁画正处于摹仿阶段。大家可以看到屏幕上这幅。它是根据当时西方僧侣的形象绘制的,腰上系着围裙,上身袒露,赤足。仅是用身体的扭曲来表达飞天的形象,动作略显僵硬。
到了北魏时期,佛教已在中原大地上兴起,壁画渐渐展现出了淡淡了中国风韵,其形象也从动作僵硬的男性演变为了柔美的女性。左边这幅壁画中的飞天手抱中原传统乐器——琵琶,似在演奏佛国乐曲。右边这幅共有两身飞天。一身手捧花盘,另一身正在撒花,表现出欢庆喜悦的画面。从这两幅图中显而易见的是北魏时期飞天身材比例愈加修长,飘带的造型更是颇具“天花乱坠满虚空”的诗意。
西魏时期,中原的神与西域的佛在同一天穹中载歌载舞,分外迷人。西魏这一时期的壁画将西域文化很好地融合入中原的文化肌体中,中原飞天多眉目清秀。你看,这位飞天舞女正展现着她那婀娜的舞姿,挥手击鼓,长巾飘逸,兰花指也是惟妙惟肖。细看她的眉目,真是好一位清丽的姑娘!西域飞天则多为光头,眼镜和鼻子用白色细线勾勒出,体现了西域人深邃的眼眸和立体的五官。
虽说北周和隋代立朝的时间短暂,但由于当朝皇帝笃信佛教,其发展可谓如日中天。仅是在隋朝短短三十余个春秋中,就已开凿了百余个洞窟。特别是壁画的艺术表现力十分突出,而且很有特色。这位少女飞天长眉细眼,双手拈(niān)花,上身着有领小袄,下着牙旗形长裙,身后的尖角飘巾逶迤空中。无不体现着画师精巧的笔锋,也为紧随其后的隋唐盛世埋下精彩的伏笔。
在统治中原大地三百余年的大唐盛世中,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飞天壁画可谓是空前绝后的辉煌。这身飞天体态丰满,身上佩戴着纯金的项链、手镯等饰品,她微笑着飞身而降一手持莲花花盘,一手拈牡丹花蕾,颜色绚丽多彩。正体现了大唐盛世雄厚的国力以及人们富裕祥和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这身飞天的飘带不同于先前的纯色,出现了白色花朵的点缀,且飘带的正反两面是红、绿两种颜色。可见盛唐画师对美的追求达到了新的巅峰。正值太平盛世的唐朝人,雍容华贵,从容自信,带给我们一场壮观华丽的视觉盛宴。
可惜,盛极必反。从五代时期开始,飞天壁画的发展渐渐走上了下坡路。虽说线条依然是清晰流畅,但其衣着的华丽远不及唐代,画师对美的追求渐渐隐匿在历史变迁中。
到了宋代,飞天壁画加快了衰落的步伐。由于连年的战乱,民不聊生,经济萧条,人们难以被唤起快乐的情绪,壁画的创作达到了瓶颈期,围绕在飞天四周的彩云也不复往日般的灵动和飘逸。西夏的飞天,亦是如此。
元代的敦煌被蒙古人所统治,佛教的信仰者急剧减少,在那时盛行的密宗艺术中,飞天元素少之又少。当时,飞天的中原女性形象渐渐被中亚西亚的西域人所替代,甚至出现了金发飞天。曾经那活跃在佛国世界中的精灵消失在天穹之中。
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时光,那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它是一首意蕴深长的史诗,它,更是一个永远不灭的神话。正如段文杰先生在《飞天在人间》一文中说:“她们并未随着时代的过去而灭亡,她们仍然活着,在新的歌舞中,壁画中,工艺文中,到处都有飞天的形象。应该说她们已从天国降落到人间,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创编剧】“千里江山图”卷前世传奇
四(1)小蜜蜂动感中队:刘康达王彦翔
四(2)向日葵动感中队:陈嘉豪戎铮宇
原五(2)中队:陈诗宇
原五(4)中队:麦浩东
童心童语:
传承中华文化,演绎领巾风采!
《“千里江山图”卷前世传奇》
人物:
宋徽宗——赵佶,宋朝第八位皇帝,艺术全才亡国君。(男,32岁左右)
蔡京——北宋权相,书法家,被世人唾骂的奸臣。(男,67岁左右)
王希孟——以《千里江山图》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男,18岁)
时间:北宋徽宗年间
地点:皇宫
幕启:
旁白:《千里江山图》卷是中国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全卷画长11.91米,比著名的《清明上河图》还要长。这幅画的作者是北宋徽宗年间一位十八岁的天才少年,名叫希孟。这幅画气象磅礴,吞吐山河,简直就是宋代的国家形象纪录片,堪称宋朝版《航拍中国》。下面由我为您开启《千里江山图》的前世传奇。
故事就发生在北宋徽宗年间,宋徽宗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当时他在画院几百名画工中挑选了一位十八岁的少年,叫王希孟。亲自教授绘画技艺,并令其在半年之内画出大宋的锦绣山河。然而王希孟不但懒散以对,还接连提出了各种的无理的要求。奇怪的是,徽宗无不纵容,引得权臣蔡京嫉妒不已。一个艺术全才亡国君,一个被世人唾骂的奸臣,一个神秘天才的少年,这三个人会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场景一》
太监1:哎呀!王生!王生!宫廷内不得奔跑!王生!
王希孟:(跑出撞到蔡京)
蔡京:嗯!
太监1:(作揖)哎呀呀!(鞠躬)哎呀太师见谅!他。。。他(手指王生的方向)哎呀!王生!回来!(边跑边退)
蔡京:初生牛犊不知分寸,早晚自断其路!(拂袖而去)
(宋徽宗手拿书卷出)
蔡京:(迎上前去)陛下!嘿嘿(赔笑)呵呵呵呵呵呵,昨夜臣突发灵感,作了篇字帖,献予陛下。(字帖放桌上)
宋徽宗:(坐下)太师的才学乃当世少有,连米芾都说太师乃是大宋书法第一人。
蔡京:(微鞠躬)哎呀奉承之言,奉承之言。陛下自创的瘦金体,那才是绝冠古今呐!(竖起大拇指)
宋徽宗:太师此番也是奉承之言?(声音抬高,站起)
蔡京:(惊恐跪下)臣乃肺腑之言。
宋徽宗:朕有一题想考考太师。
蔡京:(边说边站起)陛下请出题。(自信地)
宋徽宗:若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该如何作画?
蔡京:(为难地)嘶。。。这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但这香无形啊。陛下此题高明!臣一时之间还真答不上来。(摆手干笑)
宋徽宗:(笑)看来太师是要输给一位少年了。
蔡京:嗯?陛下此话怎讲?
宋徽宗:前几日朕也以此题去考验画师们,画师们皆被香味难住,却只有希孟一人奇思妙想,在奔跑的马蹄上画了几只飞舞的蝴蝶。
蔡京:嘶。。。这的确是天才少年呐。。。呵呵呵陛下,这天才和庸才之间只是一字之差呀。刚刚臣见那少年在花园嬉闹,自古玩物丧志!不如交给臣去调教吧?
宋徽宗:朕让他好好感受一下自然山水,才好下笔。再说,朕想亲自调教,难道太师还要跟朕抢学生不成?
蔡京:哎哟!臣不敢!臣不敢!
宋徽宗:太师,自行退下吧。(挥手退场)
蔡京:(俯身看画)哼!雕虫小技!(挥袖退场)
《场景二》数月后
蔡京:(拦住太监)诶,这是什么?
太监:(鞠躬)回太师,那王希孟要以青绿作山水画,这是向陛下讨要的珍贵材料。
蔡京:青绿作山水?(挥手)
太监:(鞠躬退下)小的告退。
蔡京:不自量力!
(宋徽宗上场)
蔡京:陛下!臣最近得了一幅佳画,特意来献给陛下。
宋徽宗:打开瞧瞧。
蔡京:(得意)陛下,臣听说那王希孟要用青绿作山水画?
宋徽宗:太师有何高见?
蔡京:臣略有粗见。自古青绿多用于凸显明艳奢华之姿,这用于山峦江河,是否有些媚俗?
宋徽宗:朕倒是觉得艺术不必自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人物众多,笔锋细腻,不也是传世的佳作?
蔡京:但臣觉得那王希孟他经验不足。
宋徽宗:(边走边说)经验?朕认为无妨,朕看中的是他的干劲。
两名太监:(鞠躬作揖)启禀陛下,王希孟画作完成!
蔡京:(急切)快宣!
(太监捧画入场)
宋徽宗:开来太师比朕还着急啊。
(太监展开画卷)
蔡京:(震惊)这青绿!!!
宋徽宗:黑墨勾山石,青绿施重彩,太师有何高见?
蔡京:(被吸引,沉醉地)气势连贯!(边跑边看)真乃当世之杰作呀!
宋徽宗:十八岁,大几岁心力不足,小几岁经验不丰,十八岁才是一个画师的黄金时代!
蔡京:(点头称赞,仔细端阳)陛下果然英明!您看!此画咫尺有千里,细看有生趣,每一个逗点都暗藏玄机。(手指)这船上的渔夫虽面目不清,但撒网的形态是如此细腻,臣钦佩不已!(捂胸口)
宋徽宗:好,此画就赐予太师。
蔡京:(鞠躬作揖)谢陛下!
宋徽宗:此画由太师来做题跋。(递笔)大宋第一书法,配大宋第一江山图!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蔡京:(接笔)臣领旨!(边写边念)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
宋徽宗:这就是大宋的《千里江山图》!这就是朕梦寐以求的千里江山!
蔡京:这大宋自会像这《千里江山图》所描绘的一样,绵延不绝,万世流传!(激动地)
(全员定格)
旁白:十三年后,靖康之乱,沉迷艺术疏于政务的宋徽宗并未保住江山,被金人所囚。奸臣蔡京被贬流放,饿死于潭州崇教寺。王希孟献画之后销声匿迹,至今仍是个谜。
如今,作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展出时曾引发观光热,是中国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之一。
幕落
【创编剧】铜马溯源
上海市长青学校
九(1)青跃团中队:王铭优、陈孝贤、郭嘉豪、郭江柠、冷天郎
九(5)棋星中队:郎轶凡、李圣敏、张安南
童心童语:
青铜天马,溯其源,丝路永铸中华魂。
《铜马溯源》剧本
   上海市长青学校
(人物abcde)
开场(1969年甘肃武威年轻的公社社员在热火朝天地开挖战备地道,发现古董,向导一语中的。)
合: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a:共产党领导我们,披荆斩棘奔前方;
b:中华儿女奋发图强,保家卫国势不可挡;
c:勤恳建设锦绣河山,誓把祖国变天堂;
d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们的道路洒满阳光。
合:朝着胜利的方向,向前进向前进。
a:昨儿咱开了个墓穴,今儿爷就带你们几位下去看看有啥宝贝。来,跟我后面。
b这里面,阴森森的……
有虫子从脚边经过
a:我的妈呀c:你看,这里面有青铜器。
a,b二人戴手套,拿文物,一人一个送过去
e:你看,这个鐏漂亮吧,还有这个封印,我们这次找到宝贝了。诶,你那个马咋样。
d:额……我看着不行,没见有记载啊。
e:诶?你先别看了,这个没记载,就定三级吧,你还是先看看我这个鐏……
c:你们不懂啊,这是马踏飞燕,我带你们看看当年的事吧……
2穿越回汉朝。(张将军得胜归来,灵帝设宴)
c那是汉灵帝时期,北戎扰乱边境,灵帝委派张老将军前去克敌。
三人作战
c战后,张将军一人,以少胜多,以出色的计划将北戎人打得片甲不留。而汉灵帝正在后方设宴,以等待张老将军的凯旋。
d:拜见吾皇,听闻此次前线张老将军骁勇善战,克敌数万,特来庆贺,愿大汉繁荣永安,-长治辉煌。
a:哈哈哈哈,还是太尉会说话来赐座
c:张将军到
e:启禀陛下,本次战役我方死伤10000余人,克敌五万,缴获武器皆以冲入后方军库
a:好啊,好啊,来赐座。众爱卿,我大汉承蒙高祖亲征、文景盛世、武帝英明,将士骁战,代代开疆拓土,抵御外族,政通人和,才使得西域各国慑服於我大汉天威,纷纷遣使通汉,广开经贸交流之门。
de:吾皇英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a:此次攻克外侵,多亏张老将军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救驾有功,灭敌有赏。现封张将军张掖侯,赏天马青铜器。
e:谢主公。臣愿生前生后都如此天马般威武矫健,保我大汉长治久安,繁荣富强。
a:哈哈,诸位爱卿,朕近日与江南觅得两名颇有姿色的女子,来梦菊,烟雨,给诸位舞一曲,大家不醉不归。
3弥留之际(张将军死前托付马踏飞燕)
c自从赏赐马踏飞燕后,将士们同仇敌忾,上下一心,张老将军为国征战沙场四十年,在此弥留之际……
f将军,将军
e:吾为国效忠四十年,每次可谓是死里逃生,为国效力,我的一生也算是圆满了,傅远啊,汝陪我十年,身边最信汝,我死后将天马青铜器随吾一同陪葬,我则与吾妻,吾儿一同合葬,愿吾也能在地下守候汉朝历代先帝。
f:将军,将军,将军,来人呐
c:皇上到
f:臣拜见陛下
a:张爱卿,:免礼,免礼
a:张爱卿,汝为我大汉效忠四十年,朕舍不得你啊……汝走后,何人及汝能担此重任?
e:谢陛下厚爱。现有小弟傅远,官至左庶长,智勇双全,交于此人手中陛下即可放心
a:傅远啊,不要辜负朕的厚望啊。
f:谢陛下,臣定不辱使命
e:好啊,谢陛下,老臣也就放心了……
f:将军,将军……
a:爱卿,爱卿……
4尾声(将此文物定为一级,致敬中国考古人)
c;张老走得很安详
c:威武的马踏飞燕是一件特殊的青铜器,它不是一个实用的器物,同时它也不是专为殉葬而制作的一件随葬品。它所象征的这种形象是“天马”,也就是“汗血马”。这是从汉朝开始开辟的通向西域,一直通向欧洲“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特产。”
d:哦,是吗,我怎么没听说过。
e: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个文物就要定为一级。
c:张将军弥留之际特意嘱托将马踏飞燕带在身边,就是想他的灵魂能在死后进入铜马中,始终守护大汉。忠贞报国之心感天动地。现在看来,他真的做到了。
dec:是的,他做到了。
a1 983年,“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b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
e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d 1996年联合国发行了一枚以马踏飞燕为邮资主图的邮票。
c2002年,马踏飞燕的仿品也被做为贺中美建交30周年的国礼~~
合:向中国考古人致敬!
全剧终
每一个作品的背后,都倾注着虹口师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更记录着辅导员老师和少先队们的匠心传承和的智慧灵感。希望更多的队员们行动起来,加入传承千年华夏文明的红领巾队伍,一起体会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髓和民族精神内涵!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