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是长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宁区目前共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纳税民营企业1.4万多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61%,税收总额约占全区纳税总额的39%。针对区内数量多、分布广、作用大的民营企业,长宁区精准对接需求,采取更具针对性措施,持续加大民营企业扶持力度,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展经常化走访 努力化解企业发展“难点”
制定《关于在全区开展“走百居、访千企、进万家”大走访调研活动的方案》,并具体化为《2018年长宁区“访千企、解诉求、促服务”企业走访调研工作方案》,由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牵头,动态推动、跟踪开展区领导联系企业系和相关企业走访,做到定期走访或座谈全覆盖,形成走访调研工作全过程台帐,同步建立健全“企业问题清单”和“政府服务清单”,对企业诉求梳理归口,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共治,共同打好服务企业发展“组合拳”,合力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难点”。
比如,调研走访中,长宁区注重完善部门、园区、街镇及群团协同联动机制,发挥四大产业联盟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持续健全优化服务企业常态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对企业的全方位、全流程、全天候服务,努力当好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深化改革创新 努力消除企业发展“痛点”
按照“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要求,发扬刀刃向内、大胆探索、勇于担当的改革精神,推行实施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八张改革特色牌,探索“验放分离、零等待”等贸易便利化举措,帮助企业在最关心的环节上得到突破。
比如,纽仕兰的进口巴氏鲜奶等商品的通关时限从8天以上缩短为现在从生产到上架只需3天,鲜奶供应量也从原先每周的3000瓶扩大到30000瓶,增加了10倍,极大满足了市民消费升级的需求。11月6日上午,一瓶纽仕兰鲜奶从新西兰牧场空运到上海进博会现场,只用了72小时,这也是纽仕兰在中国上市的第一百万瓶鲜奶。
坚持精准施策 努力疏通企业发展“堵点”
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关心的问题,坚持精准施策,从企业发展最迫切的地方改起,从部门认为最难改的地方破题,一项一项打通跨区、跨部门事权的政策瓶颈,不断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比如,长宁区继续推进“一照多址”试点扩容,实现了“一张营业执照、多个经营地址、一次行政许可”,进一步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目前,已有上海安鲜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等共7家民营企业加入试点范围,区内区外备案的分公司和非经营性网点达159个。
其中,上海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了享受该政策红利,近期更是在其北京总部之外,在长宁区成立了全国唯一一个独立核算的主体。此外,正计划在全市新开10家线下店面的“南瓜车”,也将一次性获得10个店面的相关行政许可。